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乡村市场
中晚稻托市启动收购价格涨幅6年最低
时间:2014-11-17 14:38:04来源:作者:易欣

  11月10日,吉林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至此,国家发改委确定的11个执行托市收购预案的省区已有9个进入托市节奏。不过,今年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定为1.38元/斤,粳稻最低收购价为1.55元/斤,相比去年分别上涨0.03元/斤和0.05元/斤,涨幅为六年来最低。
  
  相关大米分析师黄晓甜告诉记者,近年来粮食市场出现“稻强米弱”现象,粮价与米价出现了倒挂,水稻收购价缓涨使大米企业成本上升,从国家调控政策趋向重视市场调节来看,未来托市价涨幅空间将趋紧。
  
  国家粮食局网站信息显示,新产中晚稻市场价格下跌到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则符合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条件,此前,安徽、四川、湖北、河南、江苏、江西、湖南和黑龙江先后在9月、10月启动了托市收购预案。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上年农户中晚稻出售较早,而后期出售的稻谷价格相对较高,因此,今年农户稻谷出售预期有所提高,部分农户存在观望惜售心理,中晚稻销售不太积极。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10月25日,湖北、安徽等13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784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45万吨。
  
  不过,托市政策实施以来,对市场起到了有效提振。
  
  然而,在最低收购价年年上涨的背景下,大米与稻谷价格已经出现了倒挂,“稻强米弱”成为“新常态”。
  
  此外,在廉价进口米的频频冲击下,我国大米亦陷入竞争力不足的境地。黄晓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亚洲大米的报价多在410美元~430美元/吨,而我国最普通米的价格在620美元~650美元/吨,其中至少存在200美元/吨的价差。如此大的价差使得我国大米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今年前10个月我国大米出口总量为23.6万吨,同比下降41.6%。同时也使国外低价米在国内有生存空间,进口米对我国普通米市场形成冲击。
  
  预计后市随着进口大米持续大量涌入,国内大米的供应压力还将加重。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