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财政补贴内地棉花主产区有关政策出台,我省被列入国家棉花补贴范围。2014年补贴标准为2000元/吨,以后年度的补贴标准以新疆补贴额的60%为依据,上限不超过2000元/吨。
全省棉花产量约25万吨
“最近这几年,国内皮棉价格比国际棉价高2000~3000元/吨,甚至一度每吨高出5000元,给纺织企业带来的压力很大。”省棉纺织行业协会严副会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纺织企业用棉量从占原材料的70%一路缩减至50%左右,因为实在“用不起”。
“2014年度产需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省发改委贸服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年度国际市场棉花仍供大于求,我国棉花产量下降,棉花需求将有所恢复,国内棉花市场能够保持基本稳定。预计今年全国棉花产量650万吨,需求量850万吨,产需缺口约为200万吨。“受棉花生产成本上升、种棉比较效益下降以及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等影响,预计今年我省棉花种植面积约320万亩,全省棉花产量约25万吨左右。”
有助调动棉农积极性
“据有关方面预测,今年我省棉花产量在25万吨左右,据此估算国家将补贴我省财政资金5亿元,惠及全省100多万户棉农。”省发改委贸服处有关负责人表示。
“该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棉农植棉收益,据测算,每斤籽棉可获补贴0.4元左右,相较于目前的3.2元/斤的籽棉收购价格,棉农增收明显,预计会减缓棉农的惜售心理,加快我省的籽棉交售进度,同时可以减缓我省植棉面积下降程度,稳定棉花生产。由于补贴政策的实施,提高棉农售棉积极性,将会增加棉企的收购量。”省棉花协会会长王选中说。
“对棉农是个好消息,等补贴政策落实下来,估计棉农每亩能得到补贴100多元。”张长龙说,此前面积滑坡、旺季不旺局面主要是因为,国家4月份公布了新疆试行棉花目标价格,但没明确内地是否实行补贴政策,棉花价格难以捉摸,今年收购价格同比去年落差较大,棉农惜售心理较浓,觉得籽棉价格要跟去年差不多才出售。而收储政策取消,棉花企业完全市场化,为规避经营风险,不敢轻易入市收购,便造成了棉市相对冷清的情形。“现在补贴政策刚敲定,双方还都在观望,估计后期收购价格会有所上涨。”
中央财政给主产棉省的补贴依据为国家统计局确定的棉花产量;补贴方式由各省自主决定,可选择按面积或按产量补贴;补贴资金要求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棉农手中。中央要求各主产棉省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做好基础信息统计监测,组织好棉花收购,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转圈棉”。
“现在都在等政策,我甚至每天都打电话给相关部门,追问我省具体实施方案啥时候能出台。”省内一家棉企的负责人表示,尽管大家很期待具体实施方案早日出台,但是仍然希望方案能考虑周全,兼顾各方利益,比方说是按面积补贴还是按照产量补贴,此前已卖给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怎么补等。
“这次补贴政策不同于以往,能直接让棉农得实惠,长远来说,对棉纺企业很有益。”省棉纺织行业协会严副会长表示,多年来棉花政策变数较大,使得不少棉纺织企业慨叹“成也棉花、败也棉花”。今年棉花市场改革,皮棉收购价从以前的2.5万元~2.6万元/吨降至1.3万元~1.4万元/吨,企业的原材料成本有所降低。但长远看,补贴做到位,棉农的种植积极性才不会被挫伤。
也有棉纺行业有关人士分析,以后年度每吨补贴额将根据新疆补贴标准测算,扶持力度弱于新疆,体现了中央在棉花生产方面的格局部署。在目前的补贴政策下,内地没有目标价格政策的支撑,补助标准也小于新疆,预计明年内地棉花种植面积将会继续缩减。随着补贴方案尤其是实施细则的发布,多数棉农将逐渐减缓惜售心态,随行就市销售籽棉,但籽棉价格回落已成定局。
构建市场化棉花购销机制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纺织行业对外依存度较高,影响国内棉花市场稳定运行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启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后,国内国际棉花市场联动性增强。但新年度国际市场棉花仍供大于求,价格处于较低水平,对国内棉价有一定压力。在当前国际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市场主体对新年度棉花价格走势预期不稳。”该负责人分析,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妥善处理好新棉销售、储备投放和进口安排之间的关系,保护农民利益和提高纺织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市场形成价格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关系。“引导市场棉价在合理区间运行,保持国内棉花供求总量平衡和市场基本稳定。”
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要做好“推手”。“对棉花收购环节监管要加强,打击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和市场恶意炒作行为,加强对籽棉跨区域流通的监管,避免套取补贴资金的违法行为。”省发改委贸服处有关人士表示。同时,加强棉花购销合同和加工行为的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棉花收购资金供应,加强棉花质量、棉花期货市场的监管。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