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乡村市场
海鲈出现三年来最好行情
时间:2014-11-27 01:28:18来源:作者:李敏

今年海鲈价格持续高企,非常平稳,尤其进入11月,海鲈价格仍然在9元/斤的高位起伏,是近三年最好的行情。

今年广东海鲈投苗量将近4亿尾,与2012年投苗量相当。而2012年是海鲈养殖户挥之不去的“噩梦”,今年年初不少人担心会再现2012年海鲈价格“跳水”的悲剧。但是今年这种局面不但没有出现,不少养户还赚得盆满钵溢。

为何在今年投苗量剧增的同时,海鲈价格仍然持续高企?

洗牌效应显现

2012年和2013年是海鲈低迷期,导致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的塘租大幅下滑,由2012年最高峰平均5000元~6000元/亩跌到2014年的2300元~3600元/亩,降幅达到2500元/亩。一方面是塘租下滑,一方面养殖密度却不断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两年低价的打击,不少资金实力弱的散户逐渐被淘汰出海鲈市场,养殖大户(养殖规模200亩以上)逐渐增多,海鲈已经出现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趋势。据不少业内人士分析,养殖海鲈投入大,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牌,目前剩下的大多是养殖技术、资金、意识比较好的养殖户。

多方助力流通

事实上,白蕉海鲈自从升级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后,销路拓宽了不少。

白蕉海鲈在连续两年遭遇低价滞销困扰之后,2013年斗门政府决定每年安排4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用于扶持白蕉海鲈产业化发展,其中100万元作为市场推广费,其余300万元扶持流通企业做强做大。推广小组奔赴广西、贵州、云南、新疆、甘肃、四川、重庆、福建等多个省市进行推销。海鲈销售渠道得到进一步扩展,这是海鲈在养殖规模大量增加而没有出现价格跳水的根本原因。

然而,不少流通商表示,海鲈的头批鱼、中批鱼及尾批鱼都有不同的养殖特点。比较发现,头批鱼具有养殖周期短、成本低、价格高等优点,故相当部分海鲈养殖户比较重视头批鱼(7月~10月出鱼)的养殖,特别是资金比较薄弱的养殖户。虽然中批鱼、尾批鱼的养殖周期长、成本高,但其亩产量普遍比头批鱼高,故也有相当部分海鲈养殖户选择养殖中批鱼和尾批鱼。

因为头批鱼的价格走势比较稳定,而中批鱼和尾批鱼的价格的不确定性,已经引起养殖户的关注,养殖户越来越推崇养殖头批鱼。这是近年海鲈养殖较明显的一个趋势。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