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乡村市场
转方式、挖潜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时间:2015-03-10 00:28:06来源:作者:唐豆豆

  连续12年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在今年提出: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去年江宁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有了新提升,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挖掘潜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能力。”该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要想保持农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必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结构的优化,把农业发展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方式上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体来说,一方面要通过增加农业投入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另一方面,要调整农业结构,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又能增加农民收入的地方。此外,江宁还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形成“农产学研”更加紧密的联系,集成推广一批高效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技术。

  如今的江宁,已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68家,同时拥有六大农业园区,这些是江宁现代农业发展的无限潜力。“挖掘潜力,着力点是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还将围绕各现代农业园区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加快重大项目引进,与生物农业、智能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生态循环农业等新兴产业相结合,提升园区带动效应。今年,我区将努力新增一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一个市级农业园区,带动发展高效农业2万亩、设施农业1万亩。同时,将进一步注重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运销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培育,鼓励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从而增加农民就业,消化地产农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如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农民最有发言权。今年62岁的于行阳是江宁横溪街道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他告诉笔者:“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既提供初级农产品,又要能进行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他表示,一直以来,江宁的许多农民发展农业还停留在农产品销售的环节,附加值小。“我觉得应该加强对农产品的包装,创设自己的品牌,同时进一步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致富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展思路,中国农业的经营主体未来将不再是农民,而是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江宁目前已有641个家庭农场,虽然数量多,但发展的质量参差不齐。“无论是农场主还是专业大户,都离不开农业专业人才。”全国种粮大户、祥鹏家庭农场主魏道常说,引进和培育合格的劳动者及优秀的农业人才是提高家庭农场发展质量的关键。他认为,一方面要创造制度环境,鼓励引导有知识、有技术的年轻人当职业农民,让他们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一展身手;另一方面,要加大农民的培训力度,培育更多“土专家”,服务带动更多的农民走科技兴农道路。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