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台创园5000平方米的国兰温室培育大棚,近30度的气温和植物特有的芬芳让人仿佛来到热带雨林。笔者看到,偌大的温室里竟然只有一名管理人员,从管理人员口中,笔者了解到,这都多亏了园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我只要通过简单操作就能控制温室的喷灌水量、浓度和空调温度,非常方便,一个人管理也游刃有余。”该管理员介绍。
据了解,台创园自2013年5月开始建设农业物联网系统,涵盖环境监测、智能控制、视频监控等多项功能。“园区的物联网一开始主要运用于农业旅游区相关场馆的管理,2014年正式投入生产环节,目前已有4家企业引进端口和控制节点,国兰和蝴蝶兰的种植企业就是其中两家。”台创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物联网技术引入生产管理所起到的效果十分明显,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也提高了产量,物联网技术目前总共覆盖了50000平方米温室大棚,经过1年的使用管理,国兰和蝴蝶兰分别增产1万和3万盆(株),极大满足了今年花博园年宵花市的供应需求,预计可增收15%。“今年的蝴蝶兰等年宵花卉真正实现了自产自销,不用去外地进货,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使成本进一步降低,让花卉生产企业获得实惠。”
据了解,随着农业物联网在园区的进一步运用,除了减少和稳定产品生产成本外,还帮助园区实现生产和管理的转型升级,实现农产品溯源管理及搭建农产品网上商城等内容,针对性地解决食品安全追溯难题,协助打造了“枇杷”、“大绿王”等特色精品农业产品品牌。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