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第一茬南美白对虾4月下旬开始陆续上市,卖出了好价钱。但5月下旬随着对虾上市量的不断增加,收购价格遭遇“滑铁卢”。上市量从5月初的每天上市约10万斤到下旬的每天至少上市30万斤。以此推算,到了上市高峰期,每天约有80万斤的销量,后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上市量的不断增加,对虾价格呈现出快速下滑的势头,基本每天都在跌价,不少养殖户唉声叹气之余,也在分析原因,并积极寻找应对之策。
行情低迷洋口港经济开发区(长沙镇)卫海村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刘克群在村里承包了24张大棚,对虾已经长得符合上市规格了,收购商上门时,他却没卖出。“这几天收购价格不是很高,往年1斤50至55条的对虾收购价格在37元左右,现在只有25元。”刘克群表示。
据当地对虾收购商孙华表示,从最近3周的捕捞情况来看,这一茬对虾平均产量大概一个小棚七、八百斤,“目前大规格的对虾数量还没到高峰,后期上市的对虾产量应该还会提高,今年如东县和周边的对虾养殖户有不少,总上市量肯定要比去年多,这一茬对虾卖到7月也不是问题。”
分析原因 对于对虾为何价格下滑,养殖户们也在认真总结原因。刘克群认为,现在养殖的对虾规格不大,而市场上供不应求的都是大规格的对虾。富盐村天余育苗场负责人葛天余养殖对虾多年,他认为,今年对虾价格比往年低的原因无外乎两个,去年在冷库里的成品虾还没卖出,加上今年对虾的规格变小,病虾增多,价格自然就下跌了。
何丫村党支部书记秦志辉坦言,现在养虾已经进入了盲从的区域,在很多人看来,养殖对虾有高利润回报,所以会养的在养,不会养的也在养,这就造成虾的产量骤增,而苗种越来越差,即使喂饲料,对虾也长不大。
应对之策 面对小对虾量多价低的现状,养殖户们也在积极寻找应对之策。刘克群表示,今年对虾收购价低让众多养殖户们敲响警钟。村里对虾养殖达到近4000亩田,可以成立村对虾养殖合作社,实行采供销一条龙模式,在苗种、饲料购进的价格上自然就有了优势,然后再一起对外销售,少了中间收购商,这样能够提高养殖户的利润。葛天余说,养虾还是一句话:“要养大规格的虾。”因此苗种选择、养殖技术、后期管理缺一不可,最好村里能够成立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
秦志辉表示,对虾产业要进入良性循环,苗种是一大关键。养殖户黄晓华说,从今年的形势上看,往后对虾养殖越来越难,现在就在寻找高质量的苗种,他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对虾的苗种形成规范化管理,淘汰不好的苗种,下一茬对虾的价格不再重蹈覆辙。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