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政策法规
关于印发2013年内蒙古农村牧区能源工作要点的通知
时间:2013-04-03 10:59:35来源:作者:柯静

内农牧科发〔2013〕53号

各盟市农牧业局: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牧区能源建设,努力提高沼气利用率,发挥网点服务功能,优化项目管理,加快技术创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特制定2013年内蒙古农村牧区能源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抓紧时间安排部署,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抓出成效。示范点建设计划方案及技术联络员于三月底前报自治区农村生态能源环保站。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
  2013年3月18日

2013年内蒙古农村牧区能源工作要点

  2013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起步年,是我区农村牧区能源建设工作的转型年,也是农村牧区能源建设工作推向新阶段的关键年,为确保我区农村牧区能源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信心,凝心聚力,提升队伍活力,强化队伍的执行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按时保质保量完成2013年建设任务,制定如下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

  2013年农村牧区能源工作继续坚持“管建并重,稳中求进,创新机制,强化服务,多能互补,讲求效益”的工作思路,以巩固建设成效、提高沼气利用率为目标,以优化项目管理,加快技术创新为手段,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二、主要任务

  (一)做精增量。新建户用沼气坚持合理布局,继续示范推广商品化户用玻璃钢沼气池,努力提高建设质量。

  全区新建户用沼气20500户,其中配套新建玻璃钢沼气池1万套;2011年度玻璃钢沼气池 5000余套;大中型沼气工程12座;小型沼气工程152座;村级服务网点400个;三沼综合利用示范点(盟市、旗县)建设17个。坚持合理布局,统筹考虑城乡发展和资源、气候、社会等基础条件,与城镇规划、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等紧密结合,既要加快发展,又要扎实稳妥,根据农民需求和财力状况,合理安排建设规模,狠抓典型示范,做到建一户、成一户、用一户,防止盲目布点和无序建设。坚决避免建好就搬、建好就拆、刚用就停、一冻就废等现象发生。

  (二)盘活存量。对已建户用沼气要加快回访摸底调研,继续推进政府花钱买服务“全托式”建后管理服务模式试点建设,努力提高沼气池使用率。

  坚持沼气建设事业的公益性定位,在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初步建立,市场化服务机制尚未成熟的条件下,积极争取将服务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把沼气服务纳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畴,千方百计争取当地财政安排落实网点服务经费,促进网点服务提档升级、激活服务动力,确保网点可持续运营,发挥沼气综合效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户用沼气建设成果,力争使户用沼气使用率达到85%以上。

  (三)优中选优。沼气工程要严格把好准入、建设和管理三关,继续开展沼气工程集中供气和在线远程监控示范建设,努力提高建设效果和管理水平。

  一是在村委班子领导能力强,集体经济实力雄厚,农户居住相对集中的新农村,开展以村委会为主体的村级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示范建设。在集中供气条件具备地区,依托现有养殖场或养殖小区发展规模化沼气生产厂集中供气工程示范建设,逐步实行业主经营,市场化运作方式。

  二是鼓励支持非养殖企业从事工程建设与管理运营,逐步脱开工程与养殖场,发酵原料与畜禽粪便的“两个捆绑”,大力开展规模化沼气生产厂示范建设,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高投入、高产出,推进沼气、沼渣、沼液商品化利用。

  三是深入开展沼气工程在线远程监控示范建设,提高工程管理指导服务水平。

  (四)拓展创新。努力扩大农村能源综合应用规模,促进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体系融合,显著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能力,掌握可再生能源核心技术,建立体系完善和竞争力强的可再生能源产业。

  一是继续开展财政支持农村牧区清洁能源关键技术转化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创新清洁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模式。

  二是继续开展科技厅支持农村新能源先进适用技术及产品集成示范项目建设,完善新农村新牧区生态家园建设模式。

  三是继续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四位一体”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率。

  四是努力开展农业部支持新型炊暖浴一体化高效节能炉炕灶示范推广项目建设,“美丽乡村”筛选立项推荐与建设。结合沼气项目建设,开展生活污水沼气、秸秆综合利用设施、太阳能利用设施、省柴节煤炉灶、沼渣沼液综合利用设施,把农村能源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有效衔接起来,建设生态家园“美丽乡村”。

  三、主要措施

  (一)狠抓技术培训。加大各类技术服务人员和农牧民的培训力度,继续采取区、盟市、旗县三级联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技术培训。特别是所有村级网点服务人员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结合阳光工程年内至少轮训1次,并通过技能培训鉴定,沼气物管员获得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二)加强技术指导。按照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联动的原则,分片指导,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方式,全区抽调80名(其中自治区9名,盟市、旗县71名)技术骨干联合组建技术指导小组,进村入户开展全年全程技术指导。每一盟市至少抓一个典型示范旗县,使户用沼气平均正常利用率90%以上;抓一个沼气集中供气或规模化沼气生产厂集中供气工程,正常运行供气10个月以上。每一旗县至少抓一个典型示范村(相对集中连片的300—500户),“全托式”建后服务,使户用沼气利用率95%以上;有条件的旗县抓一个沼气集中供气或规模化沼气生产厂集中供气工程,正常运行供气10个月以上。实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梯次推进。自治区技术人员分片联络盟市,联系人员协助盟市抓好本盟市能源建设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措施的调研及项目建设技术指导与服务,并抓好一个沼气示范典型村和一个沼气示范典型工程建设;盟市技术人员分片联络旗县,联系人员协助旗县抓好本旗县能源建设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措施的调研及项目建设技术指导与服务,并抓好一个典型示范旗县和一个沼气示典型范工程建设;旗县技术人员分片联系村,抓好本村能源建设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措施的调研及项目建设指导与服务,并抓好一个典型示范村和一个沼气典型示范工程建设。

  具体要求:所有下乡技术人员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入乡随俗、艰苦朴素,确保下得去,蹲得住。自治区下乡人员每人跟踪指导次数不得少于3次,累计乡村调研指导时间不少于2个月。做到: 年初有计划,中途有检查,年终有考核、有总结,并撰写调查报告不少于2篇。

  (三)稳定技术队伍。重点筛选、培养一批在项目管理、组织协调、技术创新、工程施工、技术推广、三沼利用、档案管理等方面能力特别突出、业务特别精通、技术特别优良的特殊人才充实到队伍中来,不断提升系统的技术支撑能力。

  (四)强化项目管理。各盟市要高度重视项目落实、项目建设质量、项目建后服务、项目安全运行、项目建设成效的巩固和系统社会地位的提高,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力争将我区农村牧区能源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内蒙古农村生态能源环保站专业技术人员盟市联络员表

序号

  姓 名

  联系盟市

  1

  孟 德

  兴安盟

  2

  李春生

  赤峰市

  3

  杨世英

  锡林郭勒盟

  4

  冯志国

  呼和浩特市

  5

  刘宏金

  巴彦淖尔市

  6

  聂丽娜

  通辽市

  7

  陈道华

  鄂尔多斯市

  8

  钱丹丹

  包头市

  9

  刘 慧

  乌兰察布市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