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市农业(农牧)局:
为抓好今年春玉米生产,省玉米专家顾问组研究提出了《2013年河北省春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生态、生产条件以及生产当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出本地生产技术方案,指导农民种足种好春玉米,科学开展田间管理,为夺取今年玉米丰收奠定基础。
河北省农业厅
2013年4月1日
2013年河北省春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河北省玉米专家顾问组
(2013年3月24日)
当前,我省春玉米种植区陆续进入春耕和备播阶段。为抓好今年春玉米播种,确保全省玉米大丰收,特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做好保墒作业
去冬以来,我省北部春玉米种植区降水量较常年普遍偏多,大部地区土壤墒情良好。各地要抓住有利时机,采取耙、耢、盖等多项耕作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为春玉米播种打下良好基础。已经秋翻的地块,要及时进行春季整地作业;没有进行秋翻的地块,春耕作业要宜浅不宜深;土壤墒情不足且多风的地区,要抓住春季返浆期,通过镇压进行提墒。
二、选用优良品种
要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且熟期适宜的优质玉米品种。杜绝跨区种植,避免选用生育期偏长的品种,以便确保玉米能够安全成熟。所用种子要符合国家种子质量标准,并进行种子包衣。采用机械化单粒精播的,要特别注意选用芽势高、活力强的种子,以保证田间出苗。
三、扩大地膜种植
地膜覆盖具有提高地温和保蓄土壤水分的双重作用,可提早播种和出苗,加快玉米生长发育进程,是春播区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播种期一般可比大田露地栽培提早10~15天。采用地膜覆盖种植时,要解决好播种与覆膜方式的选择、施肥方式及残膜处理等配套技术措施。覆膜前要精细整地,做到土壤平整细碎,并去除田间残茬等异物。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推广“地膜二次利用”种植技术,提高地膜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四、确保适期播种
从近些年来的情况看,玉米春播区普遍存在播种偏早的趋势,由于播种时间偏早,土壤温度偏低,致使种子萌发至出苗时间延长,幼苗瘦弱,不但感染丝黑穗病的几率增加,而且在苗期遭遇低温冷害时不利影响加剧。春玉米适宜播种期以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为标准,我省春玉米种植区常年达到上述标准的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今年土壤湿度偏大、春季土壤回温缓慢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把握播种时期,保证正常出苗和幼苗生长健壮。
五、提高播种质量
播种时要保证足墒下种,在土壤墒情不足的地块要随播随补水,以保证种子尽快萌发和出苗。大力提倡机械化播种作业,加快播种进度、提高播种质量,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机械化单粒精播技术。人工点种时要注意保持播种深度和覆土的均匀一致性,尽量提高出苗整齐度。种植方式以60厘米等行距为宜,以利于生长中期的田间管理作业和机械化收获作业。
六、合理增加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及当地的生态条件、土壤肥力及管理水平等确定适宜种植密度。一般土壤肥力较高、选用耐密型品种的地块,每亩适宜密度可在4500株以上;土壤肥力中等、品种耐密性稍差的地块,每亩适宜密度可在4000~4500株。要注意提高田间密度的均匀性和植株的整齐度,做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七、科学运筹肥料
在播种前要结合耕地作业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并辅以部分氮肥,一般可将50%的氮肥作为底肥施入,在进行耕地作业时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剩余氮肥可酌情在大喇叭口期或拔节前一次性追施。追氮肥时要尽量开沟深施,或结合灌溉进行施肥,避免在地表撒施。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推广中耕施肥机械作业,以加速施肥进程、保证施肥质量、提高肥效。
八、强化田间管理
播种后要及时做好田间化学除草工作,正确选择除草剂剂型、浓度、使用时期和使用方法,避免发生药害。在非机械化单粒精播地块,出苗后要及时进行间苗、定苗。在大喇叭口期之前,适时做好中耕培土作业。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及时做好丝黑穗病、粗缩病、大斑病等病害和玉米螟、蚜虫等虫害的防治工作。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