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政策法规
甘肃省农牧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3-06-09 08:48:24来源:作者:方同

甘农牧发〔2013〕82号

各市州农牧(农业、农林、畜牧、畜牧兽医、农机、水产)局、农委,厅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推动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和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对调查研究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调查研究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加强调查研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决策、实施正确指导的基本前提,是坚持求真务实、推进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自身建设、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全省农牧系统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强化理性思考,科学把握“三农”工作规律,主动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对指导和推动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着对调研工作重视不够、组织不力,调研成果质量不高、转化应用渠道不畅等问题。新时期新阶段,我省正处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业部门承担着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繁重任务,和农民群众关系最密切,与农民群众打交道最直接,为农民群众服务最具体,在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循环农业、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等实践中,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理清工作思路。各地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和省委的十条实施意见,切实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宣传政策,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不断提高调研工作质量,推出更多更好的调研成果,提高指导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水平。

  二、进一步增强调查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农业政策调研要坚持想大事、谋大事,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紧扣现实需要,做到有的放矢。在选题上要突出重点,切实找准影响工作全局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深入研究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要破解难点,认真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发现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深入研究解决制约工作开展、影响职能到位的瓶颈;要跟踪热点,高度重视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研究有效的对策措施;要聚焦亮点,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深入发掘总结基层工作中创造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作用。

  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当前着重围绕“城乡一体化”和“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等中心工作,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开展调研,提出政策建议:一是推动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健全补贴和价格政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二是推动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务工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加大财政补助力度。三是推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四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完善要素平等交换关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五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围绕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规模经营、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展开调研。

  三、进一步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一)切实提高调查研究工作的科学性。既要坚持座谈走访、蹲点调查、实地考察等感受直接、体验深刻、互动性强的传统调研方法,也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积极使用统计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现代方法,提高调查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为调研乃至决策提供快捷、全面、翔实的信息资料;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方法,对已掌握的材料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系统研究。

  (二)切实提高调查研究工作的真实性。调研要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要沉下去,与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交朋友,力求摸清真实情况,真正把调研的过程作为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过程;作为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深入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要注意总结和提炼基层的好做法好经验,更要关注基层的困难、矛盾,研究解决基层存在突出问题,做到听实话、察实情、获真知。

  (三)切实提高调查研究工作的实效性。要把调研成果能否转化为领导决策、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农业工作,作为衡量调研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和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综合分析,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增强调研成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调研报告要简明扼要,重在反映情况、分析问题、提出建议。要突出时效性、真实性、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要防止把调研报告写成工作总结,把政策建议写成工作规划。

  四、进一步健全完善调查研究工作制度

  (一)实行领导干部带头调研制度。各地各单位领导要根据本职工作的要求,每年确定并完成至少一个调研课题,对所承担的课题,要亲自主持制定调研方案,亲自组织调研活动,亲自组织撰写有分析、有见地、有价值的调查报告。每年应安排不少于两个月时间,带头深入基层,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好调查研究。

  (二)实行调研课题立项管理制度。省厅对调查研究课题实行分类管理,全局性重大调研课题由政策法规处牵头负责,条线性专题调研课题由相关处室、直属事业单位负责。调研课题于每年初由各地农业部门和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提出,政策法规处汇总,经厅务会审定后,以文件形式正式立项,明确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

  (三)实行调研成果交流和评比制度。建立调研交流平台和载体,每年举行一次调研人员研讨交流活动,召开一次调研成果汇报会,编印一本优秀调查报告集。对各地各单位报送的调研成果,厅政策法规处将择优向《甘肃农业》等刊物推荐,予以刊发,以促进调研成果交流共享和转化应用。省厅每年组织一次优秀调研成果评选表彰活动,对有显著价值,在领导决策中发挥重要参考作用的优秀调研成果,给予表彰奖励。

  五、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厅的调研工作,由厅党组统一领导,政策法规处统筹协调。各地各单位对调研工作要实行统一规划,做到任务分担、成果共享,避免重复交叉调研;要加强全程管理,精心确定调研课题,科学设计调研方案,认真实施调研活动,及时撰写调研报告,确保调研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要合理统筹安排下基层调研活动,尽量减少对基层工作的干扰。

  (二)强化统筹协调。为了加强对调研工作的组织协调,省厅组织相关领导和专家成立甘肃省农牧厅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厅政策法规处,具体负责调研课题指南的发布、课题的征集、重点调研课题的指导、调研成果的评奖、优秀成果的推广等组织协调工作。

  (三)提供经费保障。省厅每年安排2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调研成果的汇集、整理、提炼,调研成果的评审、论证、奖励,调研成果的交流、文集的编撰出版等。

  甘肃省农牧厅
  2013年3月19日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