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市、区)农委:
7月16日,我委组织召开省粮食三大行动指导组专家会商会,研究制订当前和中后期水稻、玉米田管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中后期田间管理,全力夺取秋粮丰收。
一、提高思想认识。今年我省夏粮已获丰收,早稻丰收在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在秋粮。目前,一季稻和玉米主产区苗情长势好于上年,也是近几年较好的一年,为夺取秋粮丰收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七、八、九三个月是我省自然灾害易发频发期,水稻、玉米等秋粮生产还要经过旱涝灾、病虫灾、高温热害、台风等多种灾害的考验,夺取秋粮丰收任务仍然艰巨。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克服盲目乐观的情绪和松懈麻痹的思想,把握关键环节,狠抓措施落实,做到丰收不到手、管理不放松,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
二、落实抗灾措施。7月上旬以来,我省淮北中部地区旱情逐渐显露,皖中及沿江南部地区7市30个县(市、区)突发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对处于关键生育期的秋粮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此,各地要迅速行动,切实抓好抗灾保苗田管措施落实。淮北中部地区受旱玉米要通过喷灌、沟灌等方式及时灌溉补墒,开展穗肥追施,满足生长需求。皖中及沿江南部地区受涝水稻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增施速效肥补足地力,抓好病虫害防治,控制病虫害侵染,促进苗情转化。同时,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可能造成的热害,广泛发动群众采取灌深水降低穗层温度,主动防御高温热害,减轻灾害损失。
三、加强科学防范。各地要结合省里印发的水稻、玉米田管技术指导意见,制定完善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方案,针对水稻、玉米作物不同苗情长势、生育进程和土壤墒情,加强分类指导,搞好肥水调控。要加强病虫防控,重点做好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要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重点防范好淮北地区玉米生产“卡脖子旱”、江淮丘陵等地区中籼稻抽穗扬花期的高温热害。同时,要密切关注影响我省的台风发生情况,疏通田间三沟,防范局地强降雨和旱涝急转。
四、认真抓好服务。各地要强化包村联户服务制度,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宣传培训,搞好现场指导服务。要强化苗情、墒情、病虫情和灾情“四情”监测,依据监测结果,针对性地指导农民因地、因墒、因时落实好技术措施。要突出抓好水稻、玉米核心示范区和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率先落实好各项田管措施,组织开展现场观摩,扩大示范效应。要加强工作督导,采取农情调度、工作通报等多种形式,推动各项田管措施落实。
五、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把抓好中后期水稻、玉米等秋粮生产田管,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加强协作,确保秋粮生产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要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沟通会商,及时发布农业防灾减灾预警信息,落实关键生产措施,形成支持秋粮生产的合力,努力夺取秋粮丰收。要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充分利用网络和手机等信息平台,广泛宣传秋粮田管和抗灾生产技术,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doc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2013年7月17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