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农业办质〔2013〕159号
各市州农业局、畜牧水产局、蔬菜办,厅相关单位:
为落实农业部201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延伸绩效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现将《2013年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延伸绩效管理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湖南省农业厅办公室
2013年11月18日
2013年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延伸绩效管理工作方案
自2012年开展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省级延伸绩效管理试点工作以来,我省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2013年,我省继续列入农业部2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绩效管理工作单位。为进一步推进绩效管理,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按照农业部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原则
以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总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战略部署,按照“简便易行、循序推进”的原则,坚持目标导向,强化过程管理,突出核心指标,狠抓督促落实,及时总结工作成效,查找不足和差距,针对性地整改提高,确保圆满完成绩效管理工作。
二、主要内容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发现的问题,突出重点隐患和薄弱环节,深入开展农药、“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水产品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农资打假6项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使用禁限用农兽药和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行为,进一步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行为,确保蔬菜、水果和茶叶质量监测农药残留合格率在96%以上,“瘦肉精”等违法添加物监测合格率99%以上,饲料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98%以上,生鲜乳中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达到100%,水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重大农资案件执法查处率达到100%。
一是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二是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整治行动,认真排查风险隐患,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三是加强各产业生产经营管理,指导农民依法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杜绝蔬菜、水果、茶叶生产过程中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现象。四是加强宣传培训,强化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宣传培训,总结经验,及时报送整治信息。五是进一步完善监管机构,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落实监管经费,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制定出台相应文件。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检打联动
健全上下联动、分工明确、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结果共享的监测机制,采取层次监测、分类实施、检打联动、联动互补的方式,省市县三级开展例行监测,科学评价和全面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推进监管措施落实;省级开展风险监测,排查和研判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和潜在危害,提供工作指导和决策参考;省市县乡四级开展监督抽查,解决突出问题,加强执法监管,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推进监管措施落实,确保农业部例行监测蔬菜、畜产品、水产品总体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
一是开展例行监测。省级全年抽检蔬菜4次、水果2次、茶叶1次、畜禽产品2次、水产品2次、生鲜乳4次,共抽检样品2265批次;市州以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为重点,每季度不少于200批次,其中量检不少于100批次;县级以主要农产品为重点,每季度快速检测不少于1000批次。二是开展风险监测。省级以稻谷农残、重金属为重点,对土壤与稻谷重金属关联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抽检样品400批次;对6个县开展生猪“瘦肉精”整县排查,抽检样品2160个以上。三是开展监督抽查。省市县三级农业、畜牧水产部门根据部、省例行监测结果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及时跟进开展监督抽查,省级主要对发现问题以及突发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市县主要在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活动期间开展。四是实施检打联动,在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围绕重点品种与重点隐患,开展监督抽查,实行检打联动,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并依法处理。
(三)农业标准化生产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以主导产业为重点,以完善产业标准体系为基础,以发展新型农村生产经营主体为抓手,以加强标准推广应用为切入点,以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为主线,以厅市共建为示范,通过健全体系、落实责任、创新方式、理顺机制,全力推进市州、县市区、乡镇农业标准化实施和主导产业农业标准化基地县建设,农业标准化实施面积扩大到4000万亩,生猪标准化养殖规模达到4000万头。加强“三品一标”产品监管和品牌创建,力争“三品一标”有效保有量稳定在3000个左右,获证产品监测合格率在98%以上。
一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健全主导产业标准体系,完善落实工作制度。二是严格“三品一标”认证程序,提高认证门槛,严把质量审核关。三是加强证后监管,对“三品一标”受理申请、材料审核、现场检查情况和获证单位实地监督检查到位,强化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确保认证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加强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的建设,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大知名度的绿色品牌。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置
健全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建立舆情监测制度,建立快速反应处置和信息发布机制,加快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置和风险防范能力,狠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积极稳妥处置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率达到100%。
一是加强应急管理,严格落实应急管理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建立覆盖至省市县乡及各相关产业行业主管单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规范信息发布和报送行为。二是开展应急演练,县市区组织实践应急机制,检验监管队伍。三是加强联防联控,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主动防范,及早介入,迅速处置,正确引导,将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尽量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三、进度安排
(一)2013年11月,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工作方案,印发通知,部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延伸绩效管理工作,并推进工作落实。
(二)2013年12月上旬,各市州汇总有关资料,开展自评,并向省厅报送汇总资料和自评报告。自评内容包括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总体评价、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绩效目标未能实现的原因分析、改进措施等。
(三)2013年12月中下旬,省厅对各市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抽查和综合考评,开展省级自评,并向农业部提交评分表和自评报告。
(四)2014年1月,迎接农业部绩效管理抽查考评。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厅成立以分管副厅长为组长,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延伸绩效管理工作小组,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延伸绩效管理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各市县农业、畜牧水产和蔬菜部门要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明确任务进度,细化工作措施,推动目标任务落实。
(二)加强资料报送。各市州农业、畜牧水产和蔬菜部门要围绕延伸绩效管理内容和核心指标要求,对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延伸考核工作开展自评,及时收集整理资料,总结宣传典型经验和做法,并于12月10日前将自评报告和相关资料统一报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厅属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责任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分工,按照绩效考评目标要求,汇总本部门、本产业相关情况,于12月15日前将总结和资料报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汇总归档。
(三)加强考核管理。今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延伸绩效管理工作全面推行的第一年,各级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对农业部门和下级政府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推进完善常态化监管机制。省厅将按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内容和相关指标,对各市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评先评优依据,并以厅名义通报当地政府。
附件:农业部201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延伸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