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将推出4大举措解决农村看病难
12月21日,惠州市召开了全市解决农村看病难工作会议,副市长林惠纯、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县区政府分管领导、卫生局长参加会议。
为切实解决农村看病难问题,惠州市明年将重点推出4大举措:“让全市7成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站;完成所有薄弱卫生院的改造;启动全市中心镇卫生院的改建。
全市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将达到每年每人50元以上
2006年,省财政对我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扶持标准由每人每年10元增加到25元。按市里的部署,市及县(区)财政也要增加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市财政拟对参合农民补助由每人每年7元增加到9元;各县(区)将达到每人每年6元以上。每位农民仍只需出10元。惠州市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将达到每年人均50元以上。
相应的,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最高封顶线将由原来的3000元调到6000元以上。补偿比例也将调整为乡镇医院45%—50%,县级医院40%—45%,县外医院35%—40%。
明年,惠州市还将建立农村合作医疗重大疾病统筹,对已参合农民,可在缴交10元的基础上,个人再出资5—10元,由乡镇或县(区)政府再扶持5—10元,每人每年筹资15—20元建立重大疾病统筹。主要用于对患重大疾病的参合农民的补充医疗保障。通过补充医疗保障,可较大幅度地减轻部分患重大疾病的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
惠州市定的2006年度的任务是全市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要达到70%。据统计,截至12月20日,该市参合农民达到117万多人,参合率达到67%。其中惠城区、惠阳区和博罗县都超过了70%。
明年起惠州市每个行政村设一个卫生站,分3年完成,该市将启动卫生站建设工程
据了解,目前,惠州市共有1125个行政村,有卫生站1286个,未设卫生站的行政村254个。由于部分村至今未设卫生站,或已设置的村卫生站,大多数为乡村医生个人开办,由于投入不足,卫生站房屋破旧,业务用房不足,设备简陋,乡村医生业务素质低,相当部分村卫生站处于难以正常运作的状况,个别则名存实亡,给当地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民的就医带来了极大不便。
按计划,明年起,每个行政村设置一个卫生站,要求每站建筑面积按100平方米规划,要实行诊疗室、药房和治疗室等“三室”分开,人员配置要求至少有一名经注册的乡村医生和一名保健员。已设置的村卫生站也要通过改造,逐步达到要求的标准。据悉,该市计划分3年完成全市卫生站的建设,争取实现每个行政村有一个达标卫生站、农民小病不出村的目标。
2010年中心镇卫生院均能处理公共突发事件
明年,为解决农民看病难,惠州市将继续对全市乡镇卫生院的危房进行改造。从2004年起,惠州市政府连续3年每年安排300万元对全市34间乡镇卫生院的危房进行改造,改造工作已按计划推进,2006年将全部改造完毕。
该市将启动全市中心镇卫生院的改建工作,将按二级医院标准对全市15个中心镇卫生院进行逐步改造,到2010年改建工作全部完成。届时,所有中心镇卫生院都将具有重大疫情等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