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市大湾镇大田村于上世纪60年代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坚持了近40年。时至今日,大田村既保存了完好的“卫生站 赤脚医生”的合作医疗模式,又与时俱进,参加了高要市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民们既能享受村办合作医疗门诊补偿的好处,又能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的待遇,双层运作,保大又保小,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
大田村人口1889人,下辖9个村民小组,村委会干部3人,村乡医2人,是村委会培养的赤脚医生。2005年该村村集体收入15万元,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鱼塘,农民人均纯收入5964元。
大田村村办合作医疗主要运作模式:农民个人出资16元,以家庭为单位参加。这一标准已实行多年。筹资时间每年分两期,每期8元,第一期筹资时间为
2003年高要市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田村没有参加,仍按村办合作医疗运行。2004年,大田村改变了思路,合作医疗实行了“双轨制”,在保留村办合作医疗的情况下,村集体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每人10元钱,由村集体统一支付,无需村民再出资。过去村办合作医疗一次给农民住院补助金最多只有500元,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补偿封顶线可达3000元(还有望提高)。如果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其余医药费用,还可另外申领医疗保障救助金。实现了大病有保障,小病不出村。
2005年和2006年,全村人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集体支付)。2005年享受住院补偿66人,补偿金额44662元,人均补偿676.7元;其中大病救助8人,金额1.2万元。2005年参加村办合作医疗人数为1480人,参加率为79.9%。村卫生站门诊处方20193张,挂号处方减免人均0.80元。村办合作医疗除农户缴交的资金外,村集体一年还要补贴约8000元。
大田村村办合作医疗能够坚持至今,与村干部具备为民服务的思想有很大关系。前几年,在多数地方合作医疗停办的情况下,村干部也有人提出停办,但村民们不同意。村干部也意识到是合作医疗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就坚持下来,并连年从集体收入中给予补贴。村委会有专人分工进行管理。此外,大田村村办合作医疗能够坚持至今,也有赖于村医的奉献精神。大田村有村乡医2人,年龄为71岁和57岁,是村委会培养的赤脚医生,一直服务至今。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