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广东率先实施补助村医政策有何重要意义?
雷于蓝:农村卫生站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乡村医生是农村卫生站的主体,长期以来承担着农民常见病诊治的任务,其服务方式方便、快捷,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农村卫生站是直接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对实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目标,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把维护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列入省“十大民心工程”。对加强农村卫生站服务能力建设和农村卫生站医生实施财政补贴等有关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早在去年底就明确提出加强农村卫生站建设,落实农村卫生站医生财政补贴,逐步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问题的要求,多次过问这项工作进展情况。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就抓好落实工作进行具体部署。这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快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加强我省农村卫生工作,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的又一重要战略部署。经过半年的调查研究和准备,《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站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和《广东省农村卫生站医生补助办法》将正式实施,这对于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保障广大农民身体健康意义重大。这一重要举措,将有效地改善全省农村卫生站的基本条件,夯实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体系,使农村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记者:为什么不直接把补助村医的钱用于帮助困难群众看病?
雷于蓝:加强农村卫生站服务能力建设,对村医实行财政补助政策,最直接的目的是巩固我省的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网底,提高农村卫生站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特别是促进卫生站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的落实,保证农民群众有病及时看、小病及时治。至于帮助困难群众看病的问题,我们将通过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等措施予以解决。
记者:广东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补助政策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切合各地实际?
雷于蓝: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建立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卫生站医生补贴机制,对我省经济欠发达14个地级市及江门恩平市的村卫生站医生予以补贴,每个行政村每年补贴1万元。具体补贴对象为经批准列入补贴范围、在卫生站工作的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补贴对象的产生由乡镇卫生院会同村委会、村民代表根据“公开、公平、择优”原则遴选。补贴资金实行直接支付。其它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记者:目前我省大多数村医是个体户,管理比较松散,医疗水平还不高。这次我们在给予补助的同时,如何加强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能真正为农村群众提供价廉质优的医疗服务?
雷于蓝:我省将采取多种形式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一是建立健全在岗乡村医生的培训制度。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发挥培训职能,承担乡、村两级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任务,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为农村卫生人员接受培训提供必要的条件。高、中等医学院校和城市卫生机构要积极组织支援农村的各种培训项目,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提供培训机会,提高培训水平。
二是建立乡村医生定期进修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安排乡村医生到县及县以上卫生机构进修学习。在县级以下卫生机构工作的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每5年参加进修学习的时间为3-6个月。
三是有条件的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或中心镇卫生院要增加培训村医的职能。
四是将教育培训与上岗资格、考核等相结合,把农村卫生人员参加培训是否合格作为人员聘任和执业再注册的必要条件之一。
五是建立农村卫生站的考核制度,将服务数量、质量情况和农民满意度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考核结果与补贴资金挂钩。
记者:如何将对农村卫生站补助与农村公共卫生建设紧密结合?
雷于蓝:农村卫生站建设和实行农村卫生站医生补贴政策是整个农村卫生工作的组成部分。农村公共卫生是我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的建设。要积极推动农村卫生站医疗服务模式逐步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方向转变,通过建立卫生站医生责任制,在农村居民就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安全保障。村卫生站主要承担责任区域的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常见病的初级诊治和转诊、健康宣教,协助建立健康档案、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等工作,协助对农村学校、企业、医疗机构等的巡查,协助对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的监测和集体聚餐的指导与管理。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卫生信息报告及时率和卫生监督覆盖率。
记者:广东在夯实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网底方面,有哪些大动作?
雷于蓝:加强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是一项系统工程。今年我省将集中精力建设好卫生站,切实提高农村卫生站的服务能力。明年主要是做好农村卫生院改革的文章。主要措施是理顺管理体制,加大财政投入,明确卫生院职能,稳定卫生院人才队伍,使卫生院为农民群众提供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目前改革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中。近期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办好一个卫生站。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村民委员会办、乡镇卫生院办、镇村联办、社会承办或有执业资格的个人承办等多种形式建立农村卫生站,力争做到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卫生站。村卫生站业务用房原则上由村民委员会无偿提供,或利用农村卫生站工作人员自有用房解决。
二是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提高农村卫生站医生的素质,是目前需要认真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要严格把好农村卫生站人员准入关。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卫生部《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基本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村卫生站医生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
三是规范农村卫生站职责和服务行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订对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站公共卫生工作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加强监督管理,定期组织考核评价,将服务到位情况和农民满意度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并根据考核评价结果核拨补助资金。实行财政补贴后,农村卫生站医疗费和药费由县级物价、卫生部门按“平价”标准核定,并承担责任区域的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协助乡镇卫生院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农村卫生站要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按照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规范用药行为。
四是理顺农村卫生站管理体制。对农村卫生站实行村委会和卫生院双重领导,行政领导和管理以行政村为主,业务领导和管理以乡镇卫生院为主。推行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乡镇卫生院对农村卫生站的业务、人员、收费实行统一管理。明确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指导和管理职能。学习贯彻《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根据形势的发展修订我省农村卫生站有关管理规范和制度,推进农村卫生站逐步实现工作制度化,基本设施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建立健全农村卫生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促进提高医疗和医德水平、维护权益等方面的作用。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