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每个人才交30元,没想到报了15000元,我又能自己走了,合作医疗真是救命的好政策!”白云区人和镇鸦湖村86岁的三婆罗月香说出这句话时,脸上满是感激之情。
三婆今年年初因“右股骨骨折”住院治疗,合作医疗给她报销了15000元医药费。前不久三婆的丈夫住院也报销了医药费,她们都直接受益于白云区今年新调整的农村合作医疗方案,花了小钱买了大保险。
记者从白云区了解到,今年全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已达24.5万,筹资1470.9万元,人口覆盖率81.87%,覆盖了全区所有镇、村。5630名特困“低保户”群众均参加了合作医疗,其中个人交纳部分都由政府财政出资。
围绕让农民“看得起病,看得到病,看得好病”三个环节,白云区在推行新农合工作中,在不断巩固和提高参合率的基础上,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基金管理,不断提高农民受益程度。
今年市、区、镇三级财政都提高了支持力度,由原来每人筹资60元(农民个人出资30元,区、镇各扶持15元),增加到70元(农民个人仍出资30元、市5元、区、镇各扶持17.5元)。白云区本着“保大病为主,兼顾小病;保住院为主,兼顾门诊”的原则,对原报销方案进行了调整,让农民在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中真正得到实惠。
具体做法则为:提高封顶线报销金额,将封顶线报销额由2005年的5000元提高至15000元;镇、区医院住院的报销比例一致,都提高到70%—75%;将白内障人工晶体费用和高血压、糖尿病两种农民较常见的疾病门诊费用纳入报销范围,甚至为减轻农民中精神病人住院的经济负担,把“白云区精神病康复医院”(民营)列为今年定点医疗单位。
据介绍,为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管理,白云区每月一次公示基金补助和支出情况,接受参合农民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今年1-8月份,全区参合群众已有6186人次得到了新农合报销补助,补助总额超过928.6万元,人均受益1501元。
此外,为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白云区还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由区财政划拨和社会捐助共筹集资金115.57万元,实行专账和申请逐级审批管理制,对低保户家庭成员大额住院费用给予救助,已救助特困户28人,发放救济金8.16万元。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