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梅州日报》报道:
何正拔、温华光、李嘉、古小平等市五套班子领导,市长助理,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刘日知传达了张德江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与会同志认真学习了讲话精神,并结合梅州市实际,就如何贯彻落实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会议认为,张德江书记专程深入到梅州调研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建设问题,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和张德江书记对山区老百姓的一往情深和拳拳之心,体现了对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高度重视,山区人民深受鼓舞和鞭策。
刘日知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把解决山区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今后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近年来,梅州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一系列部署,采取了积极有效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是,由于经济欠发达,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建设欠账多,设施落后,人才奇缺,合作医疗覆盖面偏低,目前还难以满足农民的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张德江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迅速组织贯彻落实,努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要加强领导。市县两级要分别成立专门领导机构,主要领导挂帅。二要明确责任。县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各级卫生部门要切实负起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三要摸清情况,找准薄弱环节。四要制订方案。有关部门要尽快拿出加强农村和城镇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初步方案,提出具体意见。
刘日知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的要求,突出重点,理顺体制,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切实提高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的医疗水平。一是明确定位,加强镇卫生院建设。要按照省的要求,进一步明确镇卫生院是公益性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定位,把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保证运转,充分发挥作用。要科学布局,根据服务人口、服务范围、交通条件和当地疾病发生情况,对乡镇卫生院作相应的调整,确保每个镇有一所公办卫生院。二是落实补贴,办好村级卫生站。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公正公开,把好组织关、群众关、考核关,把省的补助村医的政策落到实处,真正调动村医的积极性,稳定村医队伍。加快449个空白村卫生站建设,2007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保证有合格村医为村民服务。三是加大投入,完善医疗设施设备。各级财政要转变观念,增强公共卫生投入意识,逐年增加卫生投入,尽快改善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购置必配的医疗设备,提高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有条件的地方,建立适当数量的卫生事业发展基金,支持镇卫生院发展。四是积极发展农村中医药事业。年底前,所有综合医院要恢复中医科,力争5年内实现85%的镇卫生院有中医科,所有卫生院有中药房,提高中医药服务农村基层的能力。五是加强预防保健。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卫生防疫,逐步建立农民健康档案,保障农民少生病,少发大病。六是注重发展城镇社区医疗卫生事业,解决好城镇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刘日知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千方百计提高标准,努力扩大合作医疗覆盖面。一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参加合作医疗。二要拓宽筹资渠道,逐步提高补贴标准。三要积极探索建立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设立专项资金,帮助困难群体减轻医疗费用负担。四要从2007年起全面推行门诊补偿,扩大受惠面。五要重视解决县镇两级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人员编制问题。通过努力,全市合作医疗覆盖面到2010年要达到100%,真正使小病有补贴,大病有保险,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刘日知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培训,尽快提高医卫人员素质。一是严格把关。各县(市、区)要立即冻结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改革期间一律不进人。二是改善结构。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减少工勤人员,提高医技人员比例。三是学习提高。加强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的专业学历教育,力争到2010年,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50%具备医疗大专以上学历,临床护理人员20%具备护理大专以上学历。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从今年起连续5年,市财政每年增加中医药专项经费培养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
刘日知强调,在加强农村和城镇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时,必须强化监管,降低医疗服务费用。重点整治药价虚高、医疗机构乱收费等问题,规范医疗服务、医疗收费、药品招标等行为,净化农村医疗市场,打击非法行医,确保医疗安全。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