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基本门诊合作医疗运作模式的探索
佛 山市 卫 生 局 农 医 办
佛山市社保局城乡居民保险科
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所关注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减轻农民就医负担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为了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我市顺德区政府先后推行了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住院保险,全区城乡居民住院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9.51%,有效增强了群众对疾病的抗风险能力。然而,大部分群众的门诊医疗保障仍未得到解决。从 2006年1月起,我市顺德区在全区率先以碧江居委会作为试点,探索新型农村基本门诊合作医疗运作模式,向群众提供平价方便的基本门诊医疗服务,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作出应有贡献。
一、基本情况
碧江居委会是由碧江、都宁、坤洲三个自然村合并成的居委会,共有本地户籍人口14000多人。北滘医院碧江分院在政府主导下,与碧江居委会合作,探索为当地群众提供方便、及时、平价、优质的基本门诊医疗服务。2006年参加基本门诊合作医疗人数8003人,占户籍人数57%。一年来共诊治基本门诊合作医疗病人57523人次,日均诊治158人次,人均处方9.93元。
二、主要做法
(一)采取集体与个人共同负担的筹资方法
基本门诊合作医疗实行以户为单位,资金来源以政府投入为主,每年碧江居委会安排专项资金并组织运作,实行居委会出一点、居民出一点、医院让利一点原则。参加门诊合作医疗人员年缴费70元,其中个人每年缴纳年费50元,碧江居委会负责缴纳20元。基本门诊合作医疗实行以年为计算期,每年1月1日前办理参合手续,如中途加入,则按全年计费。
(二)确定诊疗范围和服务内容
我们着眼社区服务,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内、外、妇、儿、五官、皮肤、中医等全方位诊疗服务。一年365天24小时应诊。参保人员在缴纳年费年度内,年内不限次数就诊,每次就诊个人在支付2元挂号费后,便可享受免费口服药、肌注的基本门诊医疗服务。患者凭合作医疗证就诊,并收取2元挂号费,门诊合作医疗基本解决肌注、口服药、外伤缝合等费用,换药费、静脉注射、补液费、辅助检查自费,免诊金。原则上一般疾病开一天药,慢性病(指癫痫,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胃炎,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可开3天药,其他慢性病不在此范围。
(三)筛选基本用药范围
我们根据当地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为蓝本,筛选近300种药物作为门诊的基本用药范畴,基本满足了群众出现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需要。
三、主要成效
碧江分院基本门诊合作医疗的成功启动,得到了区卫生局、镇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思想、具体操作、人力物力方面都作了极大的支持和详细的布置,使我们的门诊合作医疗顺利开展,并初见成效,达到了群众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效果。
(一)真正让群众感到实惠。
(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基本门诊合作医疗的实施,一方面让小病就近就可以治疗,方便也便宜,使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要求,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目标的实现,让社区医院负责常见病、慢性病的诊治,大医院则承担疑难、危重疾病的治疗,从而有利于更加合理地利用医疗资源。2006年碧江分院日均门诊人次从2005年的180多人次增加到2006年的300多人次,旺季日均门诊量达400人次以上,其中基本门诊合作医疗就诊人数为57523人次,平均每天158人次。2006年门诊合作医疗共筹集资金560,210元,总支出为571,564元,超支1.1万元,虽然医院基本上只有挂号费的收益,但换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保留了丰富的病人资源,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贵”问题,真正为政府分忧。我院做了两次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的占95%,一般占4.5%,不满意占0.5%。居委会作的满意度调查,满意度高达99%。普遍群众认为,基本门诊合作医疗是碧江居委会近几年来对群众做的最大实事,是最得人心的民生工程,是群众根本利益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三)促进了全镇基本门诊合作医疗的普及。碧江分院与居委会共同推行的基本门诊医疗运作模式,得到了镇政府的认同,认为此做法能提高居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居民医疗费用负担,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且填补了门诊医保的空白,使居民就近享受到社区医疗服务,纠正了群众在社会乱购药、滥用药的问题,让群众患病后能得到医生对合理用药的指导。顺德区北滘镇政府经过充分论证后,决定在全镇范围内推广碧江模式,并制定了《北滘镇基本门诊合作医疗制度管理暂行办法》,此办法已今年3月1日全面实施,基本门诊合作医疗服务惠及全镇10万多群众。
二OO七年三月二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