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地方举措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亿万农民编织“安全网”
时间:2009-10-23 16:19:14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过客
  随着医疗科技事业的迅猛发展,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但昂贵的医药费使不少人刚脱离病痛又陷入新的痛苦——在经济上背负沉重的债务,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因此,如何为亿万农民编织“挡风避雨”的安全网、建立一个防止因病致贫的长效机制是当务之急。   自2003年下半年我国部分地区陆续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所作的重大举措。经过一年多的试点,目前进展到哪一步?记者日前深入到江苏昆山、南通,浙江嘉兴等地进行了实际走访。 “生病能报销这么多钱,真开心哪!”   “我们农民生病还能报销这么多的钱,真开心哪!”一提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陈金娥就笑得合不拢嘴。   陈金娥是江苏省昆山市市北村村民,今年63岁。今年年初,从不生病的陈金娥突患脑梗阻,仅医药费就花去15400元,是由子女们垫付的。后合作医疗机构给报销了6800元。这对于都是60多岁、已丧失劳动能力的陈金娥老两口来说,不啻于雪中送炭!所以,一说到新型合作医疗给农民们带来的好处,老两口就赞不绝口,连连说:“开心哪,真开心!”   谈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们带来的实惠,该市周市镇社区卫生院院长陈建新感叹:“这种新型合作医疗的形式很不一般,农民是实实在在地受了益,深受欢迎。像我的一个朋友的父亲患肝癌花了7万多元医药费,结果报销了3万多元,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事儿。”   据昆山市政协副主席、卫生局副局长李修昌介绍,目前,昆山市共有32万多名农村居民基本参加了保险,参合率达99.24%;筹资额达到了年人均200元,其中市、镇两级财政各补助65元,村集体经济补助20元,个人负担50元,低保人员实行无门槛参保。基本实现了传统合作医疗向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过渡。全市的农民们看病全部实行了计算机联网,农民看病可以像城里人一样刷IC卡就医,然后由卫生院直接从卡上扣除20%的门诊费用。报销的方式主要是根椐参合农民生病花费费用的多少,实行五级分段报销制,补偿最高封顶线可达到5.5万元。其中,3万元以下住院费用补偿率近60%,3万元以上大病补偿率为60%,补偿封顶线3.5万元。社区门诊补偿率为20%,补偿封顶线是2000元。同时,还为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注入150元可直接用于社区门诊消费,超支部分再享受20%的门诊报销待遇。对于特别困难的群众,按比例报销后还采取送温暖的方式进行再补偿。   今年1-6月份,昆山市共收缴基金6334万元,为参保人员进行医疗费用补偿的总额为2046.1万元。其中,共有8635人次住院病人得到农村医保住院风险基金补偿1476.6万元,人均补偿1710元;有79人获得大病救助补偿59.8万元,人均补偿额达7570元,最高补偿额为52340元;另有36.5万多人次享受社区门诊费用补偿509.7万元,人均补偿13.8万元。   浙江省嘉兴市是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市,也是浙江省惟一一个将全市所辖二区五县(市)全部列入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2003年,全市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乡镇覆盖率达100%,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农民参合率达84.6%,共筹集合作医疗保险资金7118万元,其中政府投入达3000多万元。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全市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民中有21.25万多人次享受了合作医疗保险的补偿,受益面达10%。其中,补偿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有735人,最高补偿额达5.83万元。截止2004年5月,该市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人数达214.3万人,参合率达89.65%。   “我们市新型合作医疗有几个明显特点。”嘉兴市卫生局副局长沈勤说:首先是逐步扩大了参合对象。自2003年起,将户籍在本地的农村人口和户籍在本地的城镇居民中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企业职工大病医疗对象的无业、失业人员及其子女纳入参合对象,今年又把在本地就学或就业并办理暂住证的非本地户籍的中、小学生和农村企业职工纳入参合对象,在政府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力争做到应保尽保。其次是逐步提高了筹资金额。由2003年的全市人均筹资约35元,到2004年度的全市人均筹资55元以上。全市人均资助27元,农民个人交费30元以上,城镇居民个人交费不低于50元。再次是合理确定起报线、封顶线和补偿比例。2004年市本级住院费用的起报线为100元,年度住院费用最高补偿额达到3万元至7万元。第四是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由财政单独拿出一块或合作医疗资金中提取一部分建立医疗补偿保险,专门用于对超过封顶线的困难群众再进行补助等。 让这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制度深入人心   “各位农民朋友,我市全面实施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市委、市政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三有工程’等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党和政府为农村居民减轻疾病负担与大病风险,造福群众的一件大好事、大实事。希望广大农村居民踊跃参加,我们共同为您全家的幸福健康搭起一道遮风挡雨的屏障。”这是昆山市农村医保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昆山市卫生局共同《致全市农村居民的一封信》中的一小段内容。   在这本由昆山市农村医保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昆山市卫生局联合印制、所辖农村居民人手一本的小册子上,还印发了下述内容:中共昆山市委、市政府下发的昆山市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意见,关于印发《昆山市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昆山市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暂行规定》、《昆山市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社区门诊费用补偿暂行规定》的通知、《昆山市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30问》。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该市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确实是下了功夫,做到宣传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也难怪这个市的农民参合率高达99.24%。   群众利益无小事,农民群众的健康是大事。从昆山和嘉兴两市推广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成功经验来看,推动这项制度的关键是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从而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予以大力的舆论宣传,行政推动和制度保障。   在昆山市采访时,市政协秘书长邵家麟、政协社会事业委员会副主任沈长中说的一句话让记者感触颇深:“昆山市这一届的领导是为老百姓做实事的清明政府。”这听似“唱赞歌”的一句话,从中折射出多少耐人寻味的闪光和深刻内涵。   邵家麟等注释说,昆山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村医保的实施具有了较好的经济基础。但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并不一定就给农民带来实惠,“我们这一届的市领导,通过着力强化政府的责任和行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了这项制度的全面实施,为失地、失业、失居人员,特别是农民的幸福和健康,构筑了由住院风险统筹、大病救助、个人账户、门诊补偿‘四项补偿’的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新体系,是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做好事、做实事!”   无独有偶。考虑到城乡居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不甚了解,嘉兴市除在强化行政推动力度、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的同时,尤其是着重营造舆论宣传的氛围。2003年,全市共发放合作医疗保险宣传手册、宣传资料等10余万份;组织了12支合作医疗保险宣传小分队到111个村开展宣传动员,并将每年的6月份定为合作医疗保险集中宣传月。2004年,采取了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宣传的良好氛围。市长陈德荣在《嘉兴日报》上亲自撰文《大力构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为城乡居民系上一条保险带》的文章;《南湖晚报》、电视台、电台,都先后制作了各具特色的宣传栏目,着眼于让这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制度深入人心。   而且,嘉兴市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还想出了一系列的推动办法:为鼓励农民连续参合的积极性,如果当年交钱后没有受益,连续参合两年以上的,可适当提高医疗报销的比例;针对收缴工作量大、无办公经费的难题,该市探索并创新了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与农民签订同电费一并收缴合作医疗费数年的协议或合同,方法简捷方便,既减轻了工作量,又节省了办公经费,不失为解决其它试点县(市)遇到的共性难题。 操作中存在的难题与建议   通过对江苏、浙江部分城市的实地走访,听取全国政协委员孙隆椿、傅世垣赴甘肃山丹县、安西县等试点地区调研后的考察体会,和对国家卫生部农卫司有关负责同志的采访,发现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下述共性问题:   资金运作和管理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医疗保障程度较低;报销程序繁琐,周期长;农民缺乏健康保障意识,参合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基层干部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存在着下指标,赶进度,工作方法粗糙等现象。   另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反映,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期望值太高。如江苏省启东市有一位农民,2003年仅交3元钱参加新型合作医疗,自己患癌症时花去医药费7万多元,通过审定报销了16000元他还嫌少。“农民对这项制度的期望值太高了!”该市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周超说。   农民的健康和幸福,一直是各级政协委员关心的热点。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级各地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团体、政协机关工作人员,纷纷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昆山市政协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推动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的建议》作为2004年第一次常委会研究的专门问题。此前组织了六个调研组分别到所辖各乡镇卫生院、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市农村卫生工作办公室等单位,进行广泛深入地了解,听取分管市领导启动该项制度的情况通报;   北京市、嘉兴市、启东市的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民革等民主党派团体,在分别对本地区进行广泛走访的基础上,形成了数千字的涵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问题、对策与建议的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今年六月份,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在孙隆椿副主任的带领下,又组织了10余名全国政协委员赴甘肃,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有调查就有发言权。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民主党派团体提出了如下总体建议: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历史上合作医疗几起几落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还持有观望态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和有关政策,正确引导农民确立互助合作的共济意识,提高广大农村居民参合的积极性。   ——逐年提高筹资标准和扩大参保范围。扩大合作医疗资金总量,是提高保障水平和扩大受益面、推进此项工作最有力的动力。一方面,政府根椐财力许可,要尽可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民间筹资手段,鼓励社会各界捐赠、赞助等,以补充合作医疗基金,逐步提高农民出资标准。   ——建立严格的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及时对合作医疗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做到定期公布、定期审计监督,增加透明度。   ——建立信息网络,实行信息化管理。采用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淘汰落后的手工操作方法,统一使用计算机进行网上审批和结算,统一合作医疗给付项目、标准和额度,减少人为因素,让农民放心。   ——缩短报销周期,简化报账方式。各地要对此进行经验交流,以总结出一套方便参保人员报销的方式。有关部门也应尽量开发出一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管理的软件系统,以提高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