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浈江区把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2008年“十项民心工程”之一。该区切实加强领导,制定实施方案,深入宣传发动,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可喜成绩,顺利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突出表现在“四个新”:
一、覆盖率有新提高。2008年全区参合人数为66502人,参合率达到99.98%,大大超过市原定参合率达90%的目标,排在全市的前列。区政府帮扶五保户、低保户和纯女户人口10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较好地缓解了特殊困难群众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
二、财政投入有新突破。根据有关文件精神,今明两年将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110元,其中区、镇财政配套标准由每人12元提高到15元。为达到工作目标,该区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积极筹措资金,区、镇的配套资金在8月初已经全部到位,其中:区财政79.8万元,镇财政19.9万元。
三、医疗保障有新成效。该区根据全省新农合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及时调整了新农合住院补偿标准,参合人员在区内镇卫生院、区医院、区外医院住院费用补偿比例达到70%、55%、40%,住院补偿封顶线从3万元提高到5万元。今年1—8月,全区支出合作医疗补偿基金304万元,住院报销1628人次,占参合人数的2.4%,正常分娩203人,补偿约3.7万元,门诊14131人,补偿14.1万元,救助25人,发放救助金5.6万元,各项指标均符合省、市关于合作医疗科学测算、合理补偿的要求。
四、补偿制度有新办法。该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拨付、使用、核算、报销补偿等进行了规范,实现区内住院即时补偿制度。还加强了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卫生局分别与定点医疗机构签定协议,明确定点医疗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行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