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地方举措
中国日益重视农民看病难题
时间:2009-10-23 16:22:32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山人
  焦延祖一直紧锁的眉头最近终于有所舒展。2000年的一场大病让他花光了积蓄,2004年年底,他年仅24岁的女儿又得了脑栓塞,就在他实在拿不出昂贵的治疗费用的时候,他接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救助款9000多元,他女儿得救了。   焦延祖的家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的一个贫困的山村,他女儿所获得的救助款中,有2700元来自于农村医疗救助,这项于2004年年底才在这个省正式推行的制度,使越来越多 看不起病的农村人获得了及时的治疗。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中国农村的一大社会问题。与甘肃省相邻的青海省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0%的农牧民有病而无钱看病,38%的家庭靠借钱欠债来支付药费,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率高达56%。不少社会问题专家认为,因病导致的贫困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甚至影响到中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   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积聚的经济实力,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为解决中国9亿农民的看病难题,2002年10月,中国政府作出在全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定,计划到2010年基本覆盖农村居民。这一制度的基本做法是,自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以家庭为单位按每人每年10元(部分东、中部地区稍高)缴纳合作医疗资金,同时中央和地方每年每人补助的20元一起形成合作医疗基金,参与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每次到县、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凭合作医疗证可直接按比例报销部分医药费。目前中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310个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近7000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另外,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截至去年底,中国已有29个省(市、区)出台了医疗救助政策,1003个县开始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全国共筹集医疗救助资金11.8亿元,救助农村困难群众548.9万人。   这项救助制度的意义在于,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外,贫困农民看病又增加了一道保险,在已经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中,仍然有不少人无法支付医药费,这就需要对其进行额外的救助,这对于贫困而又患大病的农民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即使参加了合作医疗,仍然可能受报销额的限制而惧怕治疗,医疗救助则使他们免于这种恐惧。   甘肃省于去年年底正式推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包括皋兰县在内的首批试点县区有22个,重点救助对象包括五保户、三等甲级以下伤残军人、独生子女户、因重大疾病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农户等,救助金额最高可达每人每年8000元。到目前为止,甘肃省已经发放救助金46万元,救助困难农民2924人次,在今年9月底以前将全面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这对于这个位于中国西北部的贫困省份来说,将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不可否认,目前多数中国农民还不能享受到有保障的就医环境。不久前中国卫生部发布的信息表明,中国的医疗资源只有20%在农村,有79.1%的农村人口还没有任何医疗保障。不过,甘肃省民政厅低保处处长魏向阳认为,“虽然我们保障和救助的范围还不是很广泛,但关键是我们已经把制度建立起来了,以后的工作就是要逐步完善,扩大保障和救助范围,并提高救助金额,当然这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