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地方举措
花都区扩大村卫生站免费治疗试点
时间:2009-10-23 16:23:19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过客

花都区扩大村卫生站免费治疗试点

能够不花钱看病,当然高兴啦,我们有什么病都会先到卫生站看。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五华村村民徐阿婆说,61,她到本村卫生站拿药,只花了1元挂号费,其它费用全免。从当天起,花都区把农村卫生站免费为农民治病试点从原来的16个增加到55,覆盖行政村57,受惠人口达12万多人。政府按照每人每年30元的标准给村民埋单,由卫生站给村民提供免费基本医疗服务。
  526,在花都区农村卫生站免费为农民治病扩大试点会上,省卫生厅长姚志彬说,花都区过去一年的试点工作已经惠及三万五千多农民,在完善农村卫生保障体系上取得了突破,为全省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政府向卫生站购买服务


  按照花都区农村卫生站免费为农民治病的实施方案,在卫生站能够解决的常见病、多发病,试点村的本地村民到卫生站看病,每次只需交纳挂号费1,如需打针,则再交1,其它费用全免。
  费用全免的背后,是花都区政府用定额包干的方式购买了村卫生站的服务,按照户籍人口,提供村民每人每年30元的药品和耗材费。从去年试点的16个卫生站扩大到今年的55,区财政将为此多支付590多万元,而全区全面铺开后则年需2000多万的经费。
  在村集体经济相对雄厚、村民收入较高的花都区,试点以前,一些村也实行类似的定额包干方式,村民每年向卫生站交纳一定费用,即可在卫生站免费看病,卫生站则用这笔费用维持日常运转,不足时由村集体补偿。如新华镇五华村村民去年每人交60,大陵村每人交40元。如今,列入试点后,村民无需再交钱,村医所需药品及耗材每个月由卫生院拨付,费用由财政支付。
  我们在广州市规定的村卫生站基本用药目录上,增加了50多个药物品种供村医选用,去年调研结果显示,平均每人20元的费用就够卫生站为村民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30元的费用足够卫生站使用了。花都区区委书记潘潇告诉笔者。
  村医佐证了这一观点,雅瑶镇邝家庄村有近2200名本地村民,作为花都区首批16个试点之一,从去年5月到今年3,卫生站共用掉价值12319.1元的药物和耗材。卫生站医生庄少材介绍,平均每个月280人次来看病,每人次成本4-5元。

村医月薪逾3000


  收入没有多少变化,主要是纳入组织了,感觉稳定很多。新华镇大陵村村医常志华告诉笔者,过去,村医是个体户,之后又归村集体管,现在村医统一由卫生局管理,卫生院指导具体业务。
  村医吃上财政饭了,卫生站一次性交接后,由原来的私有变成公有性质。村医的收入也变成了固定工资加额外收入。固定工资是区财政每年为每位村医拨付的1.8万元,直接打到村医账户。每个卫生站每年还有1.8万元的公共卫生服务费,及按照户籍每人2元的办公费用,不退不补,结余归卫生站所有。另外,村民挂号和打针的收入归村医所有,村医每次出诊收取15元出诊费。
  花都区外来人口较多,村里一般都有数千外来人口,村医为这些人看病,收入也归其所有。各项相加,村医月均收入应在3000元以上。
  村医大部分收入为固定收入,工作积极性会否下降?对此,花都区卫生局吴谦副局长认为:“按照试点的情况,不会出现这个状况。村医虽然归卫生局统一管理,但因为与病人是同村人或熟人,看病一般不会厚此薄彼。

将招聘百名村医


  按照卫生局对全区卫生站的布局,户籍人口在1000名以下的村,配备1名村医;户籍人口在1000-3500,配备2名村医;户籍人口在3500以上的,配备3名村医。卫生局局长朱启军表示,初步打算半年后将试点范围扩大到100个卫生站,一年后全区铺开。
  据了解,花都区共有43万农民,196个行政村,189个卫生站,352名村医。一些老村医要退休,一些素质差的村医要清退,估计全面铺开后会有100名村医缺口,到时将面向全省招聘村医。卫生局副局长吴谦告诉笔者。面向全省招聘村医,首先考虑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人才。但考虑到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愿意到卫生站工作的人较少,一些刚从医学院毕业的人才,在医院工作的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资格的退休人员也可以招录。
  接下来,我们要探索的是村医的医保和社保问题。目前,村医是与其他农民一样参加新农合,医保社保问题在全国都没有解决,各地都在探索。朱启军告诉笔者。

旨在防小病拖成大病


  在花都区的352名村医中,执业医师13,执业助理医师41,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仅占全体村医的15.3%,略高于全省14.3%的水平。换言之,花都村医和全省村医的平均水平相当,但村民免费治病在这里开展了,可见解决村民看病难,最重要的在于政府的决心。
  然而,花都的做法可行,在于财政能支撑起2000万的预算。在广东很多地方,财政尚不足以支撑这多出来的2000万甚至更多的经费。比较今年花都区新农合每人200元的筹资标准,43万农民的花都区有近8600万的新农合专项资金,区政府投入的农民免费看小病工程所需费用,仅占用不足四分之一。
  另一方面,在所有的医疗机构中,卫生站是费用最低廉的,如花都区的调研结果,试点卫生站村民平均每人每年看小病的成本不足20元。而我省各地,新农合今年每人的筹资达到120元以上,明年更可能达到150元以上。借鉴花都的做法,20元相比150,广东各地若使用新农合部分资金购买卫生站服务,为农民提供免费医疗,也不是没有可能。
  众所周知,农民对待疾病多是小病挨,挨成大病才上医院。但疾病的发生规律是先有小病再有大病。治疗小病方面,卫生站作为农村三级医疗网的网底,有重要的作用。如花都区区委书记潘潇所说:“小病不看,拖成了大病再就医,反倒耗费了大量的新农合资金。此前,卫生厅长姚志彬在考察花都区村卫生站免费看病试点时也表示,花都区的做法让他看到了新农合在农村医疗的希望,是解决农民看病问题的一种尝试。
(据《南方农村报》)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