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地方举措
江阴100%农民医疗有保险
时间:2009-10-23 16:24:16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贝宜可
  6月14日,江阴农民张明从该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部出院,这次住院看病共花去他1000多元,出院时他来到医院的农保科,10分钟不到的时间就顺利报销了近300元医疗费。现在在江阴,但凡住院看病的农民都可以像他一样按一定比例报销医疗费。江阴市副市长倪颖伟告诉记者,江阴已有近94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100%。   记者注意到,早在2001年11月,江阴就在全省率先尝试实施了农村住院医疗保险制度,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雏形,目的是为了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据倪颖伟介绍,本着“农民的合作医疗必须按农民的特点办”的原则,该市专门委托了太平洋人寿保险江阴支公司负责管理农村住院医疗保险基金,政府每年支付20万元给该公司作为专门的管理运作费用,由太保公司设立农村住院医疗保险业务管理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全市统筹结报,并在各医疗单位聘请了37名医保专管员,负责日常结报补偿工作。   政府办的实事,为何要委托商业保险公司运作?“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一种三权分离的机制,杜绝可能的人情赔付、效率不高等现实问题,同时,专业保险公司的精算特长、专业理财和先进的管理网络,可以确保农保补偿结算更科学、快捷。”倪颖伟直言不讳。   据介绍,在江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运行中,政府只负责农保基金的征缴,不负责农保基金的管理和补偿;保险公司则负责农保基金的运作和补偿,不负责农保基金的征缴和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农保基金和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不负责农保基金的运作和补偿。这样,就形成了市镇两级政府、保险公司和卫生行政部门三者之间的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有效监督约束机制,实现了农村住院医疗保险运作的真正“阳光”。   在第一轮的农村住院医疗保险中,江阴市财政按全市应参保总人数每人每年补贴10元,镇财政也补贴10元,农民自负20元。筹集的基金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根据第一年试点的经验,江阴市在第二年又将参保对象进一步扩大到没有固定收入的城镇居民和非本市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   三年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江阴已顺利实施了三轮,农民尝到了甜头,参保人数逐年上升。目前,该市财政对农民的补贴也由刚开始的每人每年10元调高到30元,镇财政则调高到20元,农民自负的资金不变。来自当地卫生管理部门的统计显示,第三轮农保应参保人数91.3万人,实际参保90.6万人,参保率达99.23%,征缴农保基金共4550万元,而全年全市共有56681人次得到了结报补偿,结报金额4385万元,补偿率达20%,并对肾移植、慢性尿毒症肾透析参保病人进行了一次医疗补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江阴市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进一步提高了对农民的医疗费用补偿比例。当地的统计显示,农民住院医疗费用在301至5000元之间的病人最多,因此当地已将301元至2000元的补偿比例从30%提高到40%,2001元至5000元的补偿比例从40%提高到45%,同时,一次性医疗补助的范围也扩大到器官移植、恶性肿瘤等6个病种。目前江阴市的农保基金已高达7000万元,据估算,这一轮的补偿率将达到28%,受益面可达8%。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