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地方举措
湖北荆州川店农民合作医疗走过十五年
时间:2009-10-23 16:24:3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过客
6月下旬,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川店镇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为孔桥村农妇孟明香垫付了16000元的住院经费。孟的丈夫说,如果不是合作医疗作靠山,家庭贫困而又得了肺癌的她只有等死,根本不可能住进条件这么好的市肿瘤医院。 今年以来,荆州区川店镇合管会一共为15名像孟明香这样得了大病而又无钱医治的“参合”农民预支了住院费用。川店镇的合作医疗,已经成了农民兄弟的坚强后盾。从1990年开始尝试合作医疗,川店镇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历了15个年头。 挡住伸向合医的“贵手” 合作医疗度过艰难的起步阶段后慢慢就有了些积累,如何管好用好乡亲们的“救命钱”,该花的钱他们大大方方,不该花的钱一毛不拔。乡村医疗条件差,合管会办公室从节余的资金里拿出一部分为乡村医务室配置高温消毒锅、诊断床、外科台等基本医用设备,15年来,合作医疗先后拿出30多万元把23个村医务室改建成标准化卫生室。村医收入低,不安心工作,他们拿出30万元为64个村医购买养老保险,给他们吃上定心丸。 合作医疗账上略有节余的资金被镇里的一些干部盯上了,他们以各种理由向合管会伸手“借钱”,在年关时这种情况表现更为集中。为了挡住这些多半有借无还的“贵手”,合管会办公室主任舒士香一身正气,让这些开口借钱的人丢了“面子”。有一年农历腊月廿六晚上,镇里一位副书记带着一名镇长上门来到舒士香家里,开口找合管会借2.5万元说要去搞“走访”,并承诺一定偿还,舒士香一口回绝,来客只好悻悻而去。为了保住农民兄弟的“保命钱”不被挪用侵占,多年来,舒士香和合作医疗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不知道得罪了多少干部。 抓住虚报作假的“歪手” 合作医疗规定,参合人员应先在本村医务室就诊,疑难大病可逐级转至上级医院就诊治疗,只要住院治疗就可凭相关手续享受大病报销50%的待遇,5000元以下的费用从各村在合作医疗的资金账户统筹报销,5000元以上的则由全镇统筹报销。这样既可以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又可以避免小病大看。 看到合作医疗确实能给生病的老百姓带来好处,有的人打起了钻空子的歪主意。川店镇太阳村原支部书记的妻弟是邻镇人,他患急性盲肠炎后住院手术治疗,因其所属的镇里没有开办合作医疗,为了减轻看病负担,他们合谋作假将病人的姓名谎报为村支书。出院后,村支书拿着村医务室出具的假证明和药费单子到镇合管会报销了1300元。9月份,镇合管会到各医院核查住院报费开支,发现医院病历和住院账目的病人姓名不符,进一步到村里调查后查出村支书“搞鬼”的行为,在事实面前,村支书不得不退出了虚报的医药费,出具假证明的村医也受到了严肃处理。 真有病住院的一部分人也有的想歪路子从合作医疗“揩油”。因为只有50%的报销比例,个人毕竟还要承担另外一半的开支,于是一些大病住院的病人往往会走关系和医院串通多开药费,以达到高开虚报后冲抵个人承担的费用。 张场村一村民因心脏手术先后两次到广州军区驻武汉的一家大医院进行治疗,合管会人员通过到医院查开药处方和用药小结查实该村民一共多开18000元住院费,对此,合管会财务人员对虚开部分坚决不予报销。 这些年来,合管会人员先后到武汉、宜昌等地的20多家大医院核查真实费用,查过的病人超过千人次,避免了30多万元的损失。 精打细算 拒绝回扣 合作医疗对药品采购、配发有严格的制度,他们实行统一进药、统一配送,平均每年都有30多万元的药品采购额。为了花最少的钱采购品质可靠的药品,他们精打细算,跑市场搞调查,与信誉好、价格优的武汉红十字会、九州通等大型一级药品批发商定点。有回扣、搞旅游的订货会他们不参加,上下药品也都是采购人员自己动手、从不请人搬运。因此,合管会采购的药品比市场价平均低出20%左右,15年来467万多元的药品采购没有一个人拿过一分钱回扣,也从来没用假药、过期药。 据统计,合作医疗建立以来,川店镇单笔报销住院药费2万元以上的就有15人,5000元至2万元的就有34人,镇合管会累计有336万元用于农民的大病报销。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