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以来,许多外出打工农民纷纷返乡歇夏。和县镇村干部为方便群众,都借此机会,冒着酷暑到村庄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手续。沈巷镇大蒋村村民袁平、曹宗花,坐在家中领到了2万元医疗补偿款。截至目前,全县已有2486人领取347万多元的新型农村医疗补偿金。
今年1月1日起,和县49.9万农民第一次享受到“公家人待遇”。 “每天只交三分钱,看病优惠管一年,最多报销两万元”。一本本小小的绿色《就诊证》,正成广大农民健康生活的通行证。
春节过后,和县各家医院求医问诊者络绎不绝,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火热,农民的健康意识普遍增强。4月中旬,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历阳镇太平村84岁王老太,第一次到医院接受治疗;不久,新发现贲门癌的白桥镇后港社区郑老汉,在子女外出打工的情况下,由老伴陪着,先后几次到医院接受化疗。
今年,和县人民医院平均每日住院人数由过去同期的110人左右,猛增到200多人;县肛肠医院内科由过去几乎无人住院,变为每日数30多人。全县胆结石、心脑血管类患者治疗人数比同期增加一倍以上,过去慢性疾病在农村不当病的情况有明显改变。
面对机遇与挑战同在的新形势,各家医院都千方百计以真情和实力展示自己。首科首诊负责制、一条龙帮办代理制、公开收费标准和医药费补偿结算程序等制度形式,在各家医院屡见不鲜;同时,粉刷陈墙旧院,腾房添床置被,美化绿化环境,也随处可见。
4月初,县人民医院投资186万元新购DR型数字化影像系统,使拍摄的X光片由原来的半小时变成立等可取。5月12日,县中医院与实力较强的江苏省肿瘤医院联手,邀请专家前来会诊和手术。而规模较小、位置较偏的县肛肠医院,则通过经常下乡义诊宣传,主打痔疮类这一省内独有的专科特色牌。
在合理用药方面,各家定点医疗机构均严格执行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对目录之外不报销或部分报销的用药,一律事前征求患者本人或其亲属意见,否则费用全部由责任医生承担。同时,各家医院还开展多种形式的优惠活动:有的对特困户另行减免床位费,有的实行单病种最高限价,有的对大病患者按一定比例照顾,或免费派车护送回家。现在,越来越多的定点医院对农民医疗报销款实行结算时当场垫付。
“五.一”长假期间,全县医院无一正常休息,多数医院双休日也由两天改为一天。和县人民医院还一反常规,特意将早班时间提前半小时,以尽可能方便偏远农村患者能够在上午结束诊疗,以节约时间,减少开支。
医院的优质优价服务,使长期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得到有效改善,过去双方面孔紧绷的情形难以再见。在一些医院结算窗口,有的患者或亲属“拒收”医院找给的零钱,以表示对医院优质服务的满意和谢意。
新农合如同春风化雨,让大地处处充满生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对此,和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祖武感慨不已地说:“过去,我们面对家庭困难的大病患者,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深感愧疚,现在新农合不仅帮了农民和医院的大忙,同时也帮了我们政府的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