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江县大力实施八大民生工程,狠抓医疗卫生工程,把健康作为民生之本,以实施新农合为契机, 在“惠民药房”门诊报账试点的工作的基础上,率先在全省推开新农合门诊统筹报账工作,让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从根本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该县试点三年以来,覆盖面不断扩大,2008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从50元提高到了80元,但受益面还是偏窄,补偿水平不高,大部分农民门诊医药费负担偏重,久之,农民参合积极性将受到影响。这样将不利于新农合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针对以上情况,南江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科学测算,2008年对新农合补偿方案作了重大调整,确立了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加慢性病大额门诊补偿的补偿模式,不但提高了住院报账比例,还在全县推开了门诊统筹报账和慢性病定额补偿。
该县将人平参合基金中的20元作为门诊统筹基金,用于门诊统筹报账补偿,县内参合农民凡在县内门诊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可以享受门诊报账政策,报账比例为:西药30%,中医药45%。同时实行门诊单张处方最高限价政策,即:西药15元、中药12元、门诊输液40元、慢性病处方不超过7日常用量。非特殊情况,医疗机构对参合农民就诊的门诊处方价格不得突破最高限价,有效保护了参合农民的根本利益。
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后凭《合作医疗证》、门诊复式处方和门诊医药费发票就可以现场获得门诊报账现金补偿,门诊报账封顶线为20元/人/年。
据测算,门诊统筹报账的开展,该县50万参合农民一年就可获得近1000万元的报账补偿,将有效解决农民门诊医疗经济负担,提高了基金的使用率,扩大了新农合的受益面。同时又合理利用了卫生资源, 刺激医疗服务需求,合理指导了病人流向,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同时又建立起了多元化的新农合补偿机制,促进了新农合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南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