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暴制暴,是电影中黑社会的家常便饭。当担负着救死扶伤天职的医院也开始以暴制暴,我们如何还敢踏进半步?
据8月25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8月23号上午,江西南昌第一医院门前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持械斗殴事件。这起斗殴事件涉及30多名患者家属及50多名院方人员。械斗共造成15人受伤,3辆面包受损。医患纠纷引发如此大规模的械斗实在比较罕见。
医患纠纷引发如此大规模的械斗实在罕见,而更令人惊愕的是,根据现场目击者所拍摄的照片,当天医院里参与械斗的一方很多人都穿着统一制服,佩戴头盔和警用背心,但也有部分人员身穿便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手持的棍棒上都绑着红色布条,有的人还把红色布条系在胳膊上。采访中该院魏友平副院长证实,穿制服的人是医院的保安,可见这起械斗当中确实有医院工作人员参与。
那些穿便装的人又是谁?如果不是事先准备,这些身上和棍棒上绑的红布条难道只是巧合?当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院领导时,该院领导闪烁其词:具体事情我也不清楚,公安机关还在调查。等调查清楚,再给公众一个解释。可是,院方越是闪烁其词,我们越发疑惑。
医患纠纷发展到“医闹”,的确令医院方头痛,也影响了医院的正常秩序,有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医闹”事件共发生10248件,到了2009年上升为16448件,2010年则升至17243件。在一项调查中,96%的受访医生表示其所在医院发生过“医闹”,认为医院正常工作受到严重干扰,正常医疗活动也受到影响。
但即便如此,医院解决“医闹”,也决不能以棍棒对棍棒式的暴力手段来践行“丛林法则”。医院的正常秩序受到干扰甚至冲击,可以事先报警,警方当然会根据事态轻重作出相应处理。而现在,当医院也开始用打手来以暴制暴,对付那些患者或患者家属,这样的医院,岂不是成了是“黑医院”、“黑社会”了!
“丛林法则”万万不该是医院对付医闹的准则。可据公开报道,花钱请社会闲散人员恐吓或殴打讨要说法的病人家属,已成一些医院解决医疗纠纷的一种潜在方式。因为,用自己的保安太显眼,用社会闲散人员,医院没负担,“恐吓”作用反而更大。不知道,在南昌第一医院的这起大规模持械斗殴事件里,这种潜在方式,是否又被践行了一次?还有多少医院,也是这种潜在方式的践行者?
医疗纠纷,永远是医院绕不开的话题,对于医患纠纷,唯有处理公正、公开、客观,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才能心服口服,而对责任医生,必须要严肃处理;而对无理的“医闹”,有关部门也要依法严惩,以最大限度维护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一个法治的社会,应该使公民和组织对法律有最大的敬畏,而要令我们遵守法律,法律必须要有刚性和力度。否则,当法律层面的规则起不了作用后,大家都去践行“丛林法则”,本应救死扶伤的医院,也会打手成群、以暴制暴!我们还敢去被救死扶伤吗?本就紧张的医患关系,也许就更加剑拔弩张了!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