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建设与卫生事业发展形势相适应的信息化体系,根据省卫生厅对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在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基础上,沙洋县进一步加大卫生信息化建设力度,利用中央和省级财政信息化建设项目,在不增加参合农民和镇、村定点医疗机构负担的基础上,全面推动进行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
在前期自筹资金免费为参合农民按一人一卡模式发放50万张新农合医疗卡、为320个定点医疗机构安装门诊统筹管理信息系统、收费管理系统、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为320个定点医疗机构配套读卡器的前提下,沙洋县与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在县内各级医疗机构统一部署相关信息管理系统,具体项目包括:镇对村管理平台(基础授权和一体化管理)13个;药品统一管理信息系统250个;九大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250个;乡镇卫生院居民健康和新农合系统实时接口13个;县直医疗机构居民健康和新农合系统实时接口3个;统计与绩效考核信息系统14个(县级和13个镇);村卫生室条码枪250个;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及其管理系统等。硬件建设拟采购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打印机等设备。
沙洋县通过实施为参合农村居民配备新农合磁条卡,市、县、镇、村四级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与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连通,向村卫生室延伸拓展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全县新农合虚拟专用网络建设,加强县级新农合数据平台建设,拓展建立全县卫生综合信息平台等五项建设内容,力争实现五个建设目标:一是参合农村居民可持卡在县内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自由择医,现场获得新农合医疗费用补助,实时上传门诊及住院明细诊疗信息;二是提供满足镇村基本诊疗服务、公共卫生管理、新农合门诊统筹、基本药物管理、镇村健康管理等多位一体的业务管理系统;三是村卫生室、镇卫生院、县级医疗机构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四是村卫生室管理系统与新农合管理系统、双向转诊系统、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县级卫生系统综合平台等卫生业务管理系统的双向数据互联互通;五是建立工作量统计与绩效考核、乡村医生远程培训等,提高村卫生室业务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
(沙洋县合管办 供稿)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