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工作研究
以药养医不破 公立医院难“公”
时间:2011-07-06 00:00:00来源:中国三农市场网作者:王宇

  公益性(即公共性)是公立医院的天然属性。但在公立医院公益性逐渐沦丧殆尽的语境下,重提公立医院必须保持公益性,虽有着现实的意义,但因很难落实到实处,所以也只是徒具观赏性,听起来很美而已。

  药价虚高、;看不起病;的症结在于以药养医的医疗补偿机制。究其本质,这种医疗补偿机制其实就是公立医院的利益驱动机制。换言之,在医疗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下,医疗机构为了谋取利益最大化,建立起的一种自我运作、自我获益的利益补偿机制。打个比方,医院每卖500元钱的药品,就能从中获利近80元――这便是所谓的销售提成。而医师的;提成;则是附着在这种利益补偿机制中的一种;二级提成;。如果说医院靠以药养医来获得维持医院运行的费用,还具有某种合理性的话,医师获得的;二级提成;无论于情于理于法都无依据。与让社会诟病的红包一样,都属于潜规则之下的灰色收入。

  以药养医体制经过了多年的运行,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利益网络,这是各种医疗灰色收入屡禁不止的关键因素。乱开药方、虚高药价、宰患者;;已经成为当前医疗界的一种普遍性行为。逐利的经济理性,早已将服务的公益属性驱逐出去。在笔者看来,这种倾向,即便财政加大了医疗投入,也很难扭转过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以药养医不;破;,公立医院难;公;。只有破除以药养医体制保护,大力推进医药分开,才有可能对公立医院不公益的;经济人痼疾;进行有效的救赎,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但令人遗憾的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一方面表现出坚决反对;以药养医;的态度,但实际上却并无实质性的制度举措拿出来向;以药养医;开刀。;老医改;、;新医改;推行这么多年,医药分开喊了很多年,可直到如今,以药养医还在大行其道,;让群众看得起病;仍是一句口号。这固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医改所面临的难度和巨大压力,但同时也检验着有关部门的管理勇气和智慧。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