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双峰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入驻企业越来越多,用工需求逐年递增。紧邻双峰县城的印塘乡一方面加强推荐本乡农民入厂,缓解县城用工需求,另一方面加大对返乡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确保被推荐进厂的员工高高兴兴入厂,开开心心工作。
印塘乡光华村48岁的谢龙华因为年龄的关系,很多年前就断了进厂打工的想法,但如今,她正在双峰兴昂鞋厂务工,每个月能领1800元左右的工资,整个人比原来在家务农显得更加年轻精神。谈到这一切,她掩饰不了对推荐她进厂务工的印塘乡干部的称赞:“要不是他们多次上门做工作,我这么大年纪是不会出来打工的。进厂后,我遇到过不少困难,又是他们的长期鼓励,我才坚持到现在。”
谢龙华仅仅是印塘乡加强对推荐入厂员工跟踪管理的一个例子,为真正做好推荐入厂员工的长期跟踪管理服务,印塘乡对每个被推荐入厂的农民都建立了跟踪管理服务台账,将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和分类管理,以便使跟踪管理服务紧贴务工人员的实际情况。该乡还加强乡村干部责任,要求每个村每年必须推荐10名以上的农民进厂务工,同时要求建立和完善好跟踪管理制度,从过去“一送了之”的单一输送努力向长期跟踪管理服务转变,以此调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印塘乡由劳保站牵头,成立了有纪检监察、派出所、企业办、工会等单位参与的联合执法组,对辖区范围内的用人单位进行全面的用工检查和工资支付情况检查,以维护民工的切身利益。针对农民工群体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技术水平偏低、专业知识缺乏等特点,印塘乡长期深入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开设实用性较强的工种学习,引导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新岗位。平时,印塘乡劳保站工作人员深入推荐入厂员工家庭及印塘籍工人较为集中的厂矿了解企业现状和推荐人员的生产、生活情况,建立健全劳动部门与企业之间相互沟通的长效机制,为广大返乡务工人员创造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不断加强被推荐员工安心在家乡务工的信念,以促进县域经济的稳步发展。
(印塘乡劳保站站长贺卫军与务工人员共进晚餐)
印塘乡劳保站工作人员一有空闲,就加强与推荐人员的沟通,积极参与他们组织的活动,充分展示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元月十五日,劳保站站长贺卫军与部分民工交流近况后,又与她们一起共进晚餐。在餐桌上,新泽村在兴昂鞋厂A1组工作的张春阳感慨地说:“在家乡打工比外出强多了。”
(彭运良)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