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王先生原来不近视,自今年起感觉看报纸和书都有些模糊。来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他眼睛有点老花,配一副老花镜就可以了。王先生有点不明白,60岁的同事老李近视眼30余年,可至今看近都不需要戴眼镜,这是为什么? 其实王先生这个问题很普遍。所谓近视是指平行光线进入眼睛后成像在视网膜前面,造成视网膜成像不清晰,临床表现为看近物清楚,看远则不清楚。 随着年龄增长,一般在40多岁以后,由于眼睛晶状体弹力减弱、硬化,使其调节机能减弱,近距离物体看不清,而远距离物体相对能看清的视力障碍现象称为老视,俗称老花眼。这是由于全身和眼组织的老化,眼晶状体中纤维蛋白质代谢异常,失去水分,质地变硬,弹性下降,调节力减弱而造成的。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论平时屈光状态如何,每个人都会发生老视。但是原有屈光状态将影响老视症状出现的时间,未行矫正的远视者较早发生老视,近视者发生较晚。 眼睛需要一定距离才能看清物品。眼睛能看清最近处物品的那一点称为近点。由于近视眼的人近点比常人近,老花眼则比常人远。因此近视眼的人到老时有了老花,看近时,近点相对向后移,因此表现在近视眼能抵消一部分老花。但近视眼和老花眼能抵消的,只是“看近”这一部分。看远时还是一样。而且老花眼最多也只有300~350度(400度以上少见),因此只能抵消近视的300~350度。如有300度近视,同时有300度老花的人,那么,他看远需戴300度的近视眼镜,而看近物就不需老花镜。前面谈到的老李就属于这一情况。但如果有600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