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官员、专家和演员因受欢迎而赶场,而今,年近五十的我们,却为双方老人的疾病在双休日“赶场”。
周六,按2004年我家的惯例要回娘家。因为老爸年近八十,且多种疾病缠身,体力日渐虚弱。为此,我们排除一切“干扰”,形成“惯例”,就为在他身边多呆一会儿。从老爸家出来,赶往某医院去看望堂姐。堂姐儿女在国外,她有事常需与我们商量,我们也尽可能提供帮助。天色已黑,回到家中,正在吃晚饭,电话又响了:我爱人的年过百岁的姥姥摔了一跤。爱人是姥姥带大的,放下电话,爱人一脸担忧,我们又出发了。
周日,北京一位民间导医者义务服务,受职业本能驱使,我来到北京西郊,想看个究竟。因为是自发义务服务,没有经费支持,咨询活动就在街面的一块空地上。上午九点多钟,已有来寻医者100多人,大家自觉地排成一条长龙。队伍中中年人居绝大多数。因为导医者忙着回答问题,不便打扰,我便与排队者聊了起来:“您从哪儿来?” “十里堡(北京东郊)。”
“问什么病?您是病人吗?”
“为家里老人问问脱肛的问题。”
“我也是帮家里老人问病的,人老了,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旁边一位男士主动搭腔。
这时我看到一对中年夫妇跟着一位老者走出人群,便急忙追过去问:“您问什么病?”“颈椎病。”没等我问第二个问题,中年夫妇已让老人上小汽车了。
看来,为老人疾病赶场,是中年人的“专利”,老人的健康是脆弱的。
人老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但健康是通过努力可以争取的。愿中青年人从今天老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明天或后天,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的健康长久点。(来源:健康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