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是一项新兴的养老模式,2006年长沙市开始在天心区试点,一般由社区主导。到 2015年,湖南全省城市街道、社区都要建有一个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新康是长沙市最早引进的市场化经营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创办于2009年,以无偿(政府购买服务)、低偿、有偿的形式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面对“未富先老”的中国现实和庞大的空巢老人群体,如何建立真正从老人实际需要出发的多元养老体系,让每一位中国人都能有保障、有尊严地老去?新康的探索,富有意义。
1、年满80周岁、月收入低于上年度最低工资标准的空巢老人或子女残疾的老年人
2、年满70周岁散居的“三无”老人,或年满60周岁、日常生活难以自理的“三无”老人
3、年满60周岁独居或日常生活难以自理的市级以上劳动模范、重点优抚对象、低保老人和低保边缘的孤寡老人。
社区、养老护理员向新康上报符合条件的老人
社工王吟上门核实老人资料、填表
新康上报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与社工共同上门审核
审批通过后,新康根据老人具体情况提供服务
每月新康根据老人签字的派工单,将服务情况汇总,由社区、区民政局检查
3月是李卫红工作相对轻松的时候。老人们脱掉了厚重的棉服,安全系数稍微高一点。
像屈奶奶一样独立的老人并不是太多(见上图)。住在西园里的刘娭毑,一看到李卫红走到跟前,便开始一脸苦相地叫唤着胃痛、肝痛,“我远远看到她,她还没看见我的时候明明蛮好的!”李卫红乐得咯咯笑:“她怕身体太好,我们就不来了。”机构配有一名专业康复师,定期上门“摸底”老人们的健康状况。当然,再独立的屈奶奶,有些事还真得靠李卫红这些护理员。
几年前,一楼的饭馆装了个大烟囱,屈奶奶在顶楼的房子便经常漏水,她去交涉,却被饭店老板“谩坨”了(长沙话,碰壁、挨骂)。漏水最严重的时候她只能在卧室中间放一个大脚盆盛着,直到李卫红反复在饭店和社区居委会之间反映情况,她才看到了希望。两个人并肩整理东西的时候,屈奶奶一直小声念叨,“他们来了人了,还拍了好多照片,什么时候会来修啰,你再帮我跟他们策一下好不?也莫今天去,才不久催过一次……”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