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老年天地
养老市场化尴尬:这边床位告急 那边空置四成
时间:2013-04-16 10:18:53来源:作者:方同

中国老龄化进程愈来愈快,养老作为一门产业,也在风起云涌中成型。然而,从北京养老院的调查情况来看,其现状堪忧。在养老市场化、养老产业化的口号下,养老这一本该政府大力作为的民生问题,已经隐现出“需求、供应、价格”的死结。

记者通过在北京的调查发现,在当前的机构养老中,一方面存在着养老床位总量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总体上40%左右的床位空置率。这看似荒诞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尴尬?

观现实,看未来。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调查了京城多家养老院,发现整个行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养老保险制度几乎从来没有过今天这样多的质疑。每一个人都会老去,未来怎样养老?

据了解,目前具有北京市户籍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约251万,约占户籍人口总量的20%。按照国际水平,在机构集中养老的老年人比例一般为4%,因此本市需要有10万张养老床位才能满足需求。但是目前北京市的养老床位不足9万张,床位缺口明显。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在未来40年的时间内,床位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

与床位缺口相比,北京却存在4万张左右的空置养老床位,这一空置率在民办养老机构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中汇国际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人身险管理中心总经理宋海英谈到她对北京民办养老机构进行调研时不无感慨,她告诉记者:“都说养老难,难在哪里?有些养老机构进不去,但是民办养老机构的床位空置率却达到了相当的高位。”

位于北京市东四环的嘉德老年公寓是一家民办养老机构,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基础设施来说,都算不错,并且在养老领域经营多年。该院院长王岩向记者介绍称,目前拥有床位360多张,老年人的入住率在90%左右,而一般这种规模的养老机构,入住率能够达到70%以上就差不多可以实现收支的持平。但是,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嘉德老年公寓并没有完全摆脱收支困扰。王岩表示,“我们的成本压力很大很大,一到月初就要为员工的工资攒钱。”

据了解,在民办养老机构中,嘉德老年公寓的经营状况还算不错,相当一部分的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较低,甚至有些养老机构只有几个老年人入住,贴钱运营已经是业内常态,尤其是对于新成立不久的民办养老机构来说,更是如此。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