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老年天地
失独老人:何处安放我的暮年?
时间:2013-06-28 00:22:10来源:作者:易欣

有失独老人说,中国老百姓活的就是孩子,孩子没了,就什么都没了。当他们年老体衰时,一想到因没人担保而不能入住养老院,生病时没人照顾,动手术时没人签字,死后没人料理后事,就十分痛苦。

在今年的端午节当天,一些失独(失去独生子女)家庭在北京聚在了一起。用失独老人的话说,他们是在彼此慰藉,抱团取暖。

75岁的清华大学教授潘妙亮是一位失独老人,工作了53年,至今没有完全退休,每天弓着问号一样的脊背,往返于职工家属楼和办公室之间。

潘教授34岁结婚,35岁有了孩子。在他70岁、老伴63岁,正需要孩子照顾的时候,儿子却因心脏病离开了人世。

潘教授家中至今还保留着儿子去世那天早上吃剩下的馒头。那块馒头放在盘子里,用保鲜膜封着,上面贴着的一张黄色正方形即时贴写着:“这是小宏2007年2月13日早晨吃剩下的最后一块馒头。”

“儿子离开我们以后,我和老伴两个人像被抽空了似的,空虚、难过、无助、不安……”为了心里踏实些,潘教授想给自己和老伴的晚年找个安置所。然而他们发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没有孩子签字,养老院不收我们。”潘教授一连跑了好几家养老院,尽管他和老伴的退休工资足够支付养老机构的费用,但这些养老院还是将他们拒之门外。

按照相关规定,养老院接收老年人需要亲属签字担保,以便出问题时有人负责,医药费、住院费超支时有人支付。没了儿子,潘教授和老伴在北京又没有其他亲属,没人签字,就进不了养老院。

“眼下我们越来越老了,总有走不动的那一天。”潘教授说,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能为失独群体设立专门的养老机构。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