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老年天地
“虚拟养老院”应重视个性化服务
时间:2015-03-10 00:38:29来源:作者:李敏

7年前,原沧浪区在全国首创虚拟养老院,使一批空巢、孤寡老人居家就能享受到52项养老服务。这个在国内首个运用信息化管理的虚拟养老院,2007年10月在葑门街道正式营业后,成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乐园,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这个名为居家乐服务中心的邻里情虚拟养老院,由苏州电信专门设计制作了一套虚拟网络管理系统,将街道辖区的空巢、孤寡老人及加盟服务单位的情况,一一输入网络管理系统,并配有专门的接听员和家政服务员,24小时值班接听与上门服务。服务内容涉及六大类52项,如家庭保洁、洗衣洗被、代购物品、买菜烧饭、上门医疗等,几乎包揽老人生活所需的一切服务,得到大多数老年朋友的欢迎。后来,这个虚拟养老院迅速在城区其他街道社区普及推广。

  

运营以来,邻里情虚拟养老院确实给老人特别是空巢、孤寡老人带来生活上的便利,满足了许多老年朋友的生活需求,也解决了不少老年朋友的后顾之忧。如长岛花园一对八旬空巢老夫妇,觉得呆在家里十分寂寞,要求虚拟养老院派人陪他们老夫妇聊聊天。家政服务员谢阿姨很快赶到,与他们一起聊了两个半小时,乐得这对老夫妇直夸虚拟养老院真格好。

  

然而,养老方式犹如吃饭那样,众口难调。由于老年人的性格、兴趣、爱好都不相同,他们需要的生活方式也有本质上的差异。有的老年朋友需要清静,喜欢一个人呆在家里写写弄弄有的老年朋友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打交道而有的老年朋友比较开朗,喜欢唱唱跳跳还有一些老年人爱动,总想做点什么。尽管邻里情虚拟养老院能够提供52项服务,但真正要满足个性化养老需求,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提升。因此,这就给虚拟养老院居家养老提出一个新课题,那就是对于有不同需求的老人,需要提供个性化养老服务。

  

如何提供个性化养老服务?笔者认为,这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需要我们确立全新的服务理念,用心理学角度去分析每一个老年人的个性特点,然后针对性地制订个案,根据各人的特性提供相适应的菜单式服务也可采取组合式的,将一些兴趣爱好相同的老年朋友聚集一起,通过相匹配的社会组织或志愿者,提供相适应的养老服务。建议在规划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时,可建一些专题性的日间照料中心,譬如将爱好书画的老人集中起来,建一个以书画为主的日间照料中心,以此类推。如果个性化养老能够及早普及,那么一定会受到更多老年朋友的喜欢和拥护。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