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农民心声
培训农机手应有针对性
时间:2009-10-23 13:37:10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过客
近日,记者在河南省漯河市采访“三夏”麦收时,有联合收割机企业反映,机手操作水平低不仅造成作业效率低、机器损耗大,还极大消耗了企业的“三夏”服务资源;很多机手也表示,迫切需要收割机操作、维修、保养等方面的知识、技术,应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记者了解到,联合收割机作业培训主要有两块:一块是联合收割机企业面向联合收割机购买者即机主的培训,一块是各级农机部门主要面向机手的培训。目前联合收割机培训对象的针对性较差。一方面,企业以销售、服务渠道培训的机主往往不是收割机的操作者,他们通常雇佣机手作业,对培训较为漠然;而机手又是分散、流动的,企业不便组织。另一方面,能用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等资质考核对机手进行组织、培训的各级农业部门,往往培训力量有限,而且收割机操作技术往往因机型不同而各异,常识性的培训很难满足机手实际作业的需求。由此造成了两种培训“两张皮”。

  更重要的是,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听到新买收割机的农民抱怨“开得了拖拉机,开不动收割机”。一位在部队里当过汽车兵、有20多年汽车驾驶经验的机手说,汽车的故障基本都能解决,而联合收割机的培训只有一两天,考证就是考驾驶证,即便拿了证,90%的收割机部件还是叫不上名,报修时连故障都描述不清楚。一位联合收割机企业售后服务人员告诉记者,“三夏”期间他们处理的技术问题中,至少有60%是调试问题,只要经过三四天的培训,机手都能自行解决。

  有专家指出,联合收割机操作较拖拉机、汽车等更为复杂,其收割质量与农作物的收割条件,如产量、长势、草谷比、种植密度、作物湿度等密切相关,机手需要随时调整作业速度、筛片档位和风量等,尤其是跨区作业中,调试更为关键。只要有针对性地集中培训,一般的机手四五天时间就能初步掌握匀速驾驶、调试、收割路线安排以及基本维修等技能。 (房宁 )

关闭】【顶部
上一篇:希望农村广播成为农民知音
下一篇: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