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农民心声
“政策解读让咱心里有底了”
时间:2009-12-02 11:40:24来源:作者:山人

  国务院日前颁布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是建国以来政府资助力度最大、覆盖面最广、资助强度最大的一项好政策,但相当多的同学和家长现在还不知道、不清楚这个政策,正为筹集上大学费用而愁眉不展。为此,7月11日~13日,教育部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宁夏贫穷的固原县和全国第一学生大省河南省的许昌市召开咨询会,详细解读国家资助政策。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很多学生和家长放了心,他们高兴地说:“政策解读让咱心里有底了。”

  住在窑洞里的他说:好政策让自己的路能走得更好
  高考556分,报考兰州大学的何续怀,家在固原县程儿山白沟村,家里除了正屋是用土砌起来的,其余都是30多年的土窑洞,岌岌可危。他父亲说,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十几亩贫瘠的山地,平常维持温饱就很难,今年又大旱,收成很低。为了筹学费,该借的都借了,还打算把家里的耕地牛卖了,可加起来也只一千元。父亲心里着实很发愁。
  教育部财务司外资利用处处长何光彩在院子里,拿着手里的调查表对何续怀和他的父母说: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同时会收到这张《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如实填写,并拿到民政部门盖章,到学校就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入学,先报到、注册,安顿下来后,再申请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
  稍显内向的何续怀听后有些激动,他说,人的路是自己走的,只要坚强一点,国家还有这么好的政策,相信自己的路一定能走得更好。

  在街上卖菜的他说:有资助政策,这下更放心了
  宁夏固原二中的段军鹏报考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见到段军鹏时,他正在街上卖菜,三轮车的菜摊上摆着西红柿、茄子、大葱、土豆。他说每天早晨六点多,就去市场上批发蔬菜,这四五天来虽卖了50多块钱,但刨去菜贩缺斤少两的,没挣什么钱,但能贴补一点是一点。母亲没有工作,全家只靠父亲每月三四百元的打工收入,这些对于学费来说太少了。
  段军鹏说自己从电视里看到了家庭贫困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入学,还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等消息。他认真翻阅了教育部门工作人员递过来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听着大家对他的鼓励,开朗的他高兴地说:“我这下更放心了。”
  宁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蔡国英介绍说,宁夏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为16530人,占学生总数的29%。今年宁夏除实施生源地贷款外,教育、财政部门还在联合制订办法,给极其贫困学生一次性路费补贴,和头一个月的生活补贴。承诺绝不让一个孩子因经济原因上不了大学。

  一名家长说:搞清楚了贷款怎么还,心里踏实了
  在河南省许昌市实验小学举行的咨询会上,许昌三中学生王林飞的父亲站起来问:助学贷款需几年还清,利息怎么还法?
  “你的问题应该是所有打算申请贷款的学生和家长们最想知道的”,何光彩详细地解释道:“国家助学贷款是学生毕业后两年内选择一个还款日期,从还款之日起四年内还清。在校期间不用还款,利息也由国家支付。凡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的学生,毕业后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生产第一线工作满三年以上的,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和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都由中央财政替你掏。另外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不需要担保。”
  这名家长会后告诉记者,搞清楚了贷款怎么还,心里踏实了。
  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远说,河南省高校中约有70%同学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尤其是特困生比例较大,为此河南积极健全资助体系,并将加强宣传的深度。
  此次宁夏和河南行,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反复向学生和家长说的一句话是,“相比较请好心人、有钱人资助,国家助学贷款更能够提供保障性作用。用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同学特别值得尊敬,特别值得提倡,特别值得我们弘扬。国家助学贷款是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只有相信自己明天能够更加坚强、有力、美好,有充分的自信心才敢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
  几天来数百名家长和同学的各种疑问都得到教育部和宁夏、河南教育厅专家们的详细解答。本来对政策不相信、不清楚、不明白的家长和学生这下吃了定心丸。王旭明说,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形式,让大家充分的理解、宣传政策,才能使政策家喻户晓,使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经济原因辍学。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