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农民心声
农民渴盼多样高效的金融服务
时间:2009-12-02 11:40:47来源:作者:过客

  贷款难,是目前农村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它已从一个存在多年的现实变成了人们的一种深刻的观念。没有资金,农民的生活难以为继,生产不能进行,农村的面貌很难得到改善。

  由汇丰银行资助,170名来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今年分赴青海、新疆、甘肃、河北4个省区的29个县进行农村金融调研。日前,他们发布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项目首年研究成果之一———《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调查报告》。

  《报告》调查的1523个农户中,74%的农户都有积蓄。在有存款的基础上,农户的贷款需求却没有得到满足,调查样本中有66.9%的农户有过借贷,其中51.3%来自非正规金融,主要是亲友互借,来自信用社占44.2%,来自商业银行的只占4.5%。调查显示,农民有着显著而迫切的金融需求,但农户的贷款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一方面是农民迫切需要金融贷款,一方面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贷款市场急剧收缩,农村信用社成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提供者,但随着收入水平的降低,农村信用社对农户的覆盖率明显下降,非正规金融因其期限结构和还款方式的灵活性成了农户资金来源主要渠道之一。

  A结构性贫困带来金融渴望

  农民的经营规模非常小,农户的数量极其庞大,这意味着小规模、分散化是目前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的主要特点。

  从青海省共和县调研归来的张凯竣脑子里深深地刻着那一片被沙漠包围的村庄和土地,那一片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农区,冬寒夏凉,干旱少雨。这一恶劣的自然条件给人们带来的不是挑战的勇气,而是默默的顺从。类似于这样屈服于自然条件恶劣的结构性贫困是造成贫困地区人们安贫乐道、丧失斗志的原因之一。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刘玲玲副教授通过调查发现,这种贫困造成城乡差距是惊人的。以甘肃为例,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8000元,而农村的人均纯收入还不到2000元,两者相差四倍还要多。

  贫困使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是显而易见和迫切的。

  调查显示,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是浅层次的,只有存款需求和贷款需求。从整体上看,在信用社存款仍是农户的第一选择,资金相对更富余的农户则更青睐银行。但是即便是有存款,农户的贷款需求也没有得到很好满足。样本中有66.9%的农户有过借贷,其贷款最重要的原因是补充生产与经营成本(45%),其次是治病(17%)和子女教育(13%)。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1.2亿户农民存在贷款需求,而我国的金融机构仅能满足60%,即7000万户能够获得各种各样的贷款,主要是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

  农户贷款难,原因主要是低收入农户陷入贫困陷阱没有偿还能力、缺乏担保、利率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B农村金融贫困的存贷错位

  到10月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达13348亿元,比年初增长19.87%,大大高于今年全国信贷增长15%的幅度。

  在甘肃定西,岷县十里镇甘寨村的曹关文给调查队员黄维讲了一个故事。1997年,曹关文存了3000元到当地的建行,当定期存款还有十天的时候,曹得了胸膜炎,急需要钱,由于定期存款没有办法提前取,曹提出要跟建行先贷500元,建行以不发放小额贷款为由拒绝了。曹生气地说,“我都存了3000元到你们的银行上了,你为什么不肯贷给我救命钱!”虽然问题后来得到了解决,但这个故事说明了农村信贷的现实状况。“在农村,农户小额贷款的业务分配给了农信社,各大商业银行则主要负责企业贷款的发放,这种分工剥夺了农民选择自己信任的商业银行贷款的权利。”黄维说。

  现在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贷款市场急剧收缩,网点纷纷撤并,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并没有退出农村存款市场。队员朱武祥在甘肃平凉调查后发现,1999年以来,平凉市各国有商业银行在辖区的经营机构平均每年以12.85%的速度收缩,已由1999年的280家收缩为目前的117家,机构总数下降了58.5%。

  调查也证明,农户的贷款只有4.5%来自商业银行,而来自信用社的则高达4.2%。农村信用社成了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非正规金融也是农户资金来源主要渠道之一,调查的数据显示,来自亲友借款比率竟然达到了46.9%。非正规金融的信贷利率水平要高于信用社的利率水平,但高利率并没有引起农户与贷款人的利益纠纷。非正规金融之所以受农户欢迎,期限结构和还款方式的灵活性符合农民的需求。

  调查表明,农村的存款服务和信贷供给存在明显的错位。商业银行只提供存款服务,基本不向农户提供信贷支持;商业银行退出了农村的贷款市场,却没有退出农村的存款市场。正规金融的贷款服务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扩大了农民的收入差距。农村的非正规金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消失。

  C老态的金融要创新

  农村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消失,应将合格的非正规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监管系统。
  调查队员朱武祥在甘肃临洮调查归来后忧虑说,临洮县银行曾采用过“五户联保制度”的贷款制度,但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规范现象。有时名为5户联保,其实只有3家真正借了款,另外两家只是签字而已,实际上是3家农户享受了5家农户共5000元的贷款额度。一旦无法按期还款时,那两家事实上未贷款的农户会提出“不愿承担连带责任”,给银行收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风险,甚至没有任何办法实施最后补救。

  因此,他建议,随着经济发展,农民拥有的适合作为抵押品的财产增加,可以克服5户联保制度的缺点。而且用实物作担保,银行风险降低,农民也为自己负责,不必承担“捆绑式”风险。联保制度手续复杂,又有额度限制,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农民需要发展投资更多,或者向二三产业转型,联保额度不能满足农户需求。

  在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银监会已经在实践中运用使用社团贷款的方式来增强支农作用。通过农村信用社、社团之间组织银团贷款,为那些涉及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中型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大中型项目发放贷款。据了解,邮政储蓄方面也在加大向农村返还资金余额的力度,目前已经返还了1200亿元,占邮政储蓄自主运用资金总余额18%,远远高于过去仅有百分之一点几。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也透露,银监会要调整和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准入政策。为了解决西部地区,县和县以下地区,国定贫困县,东北和中部这些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供应不够,竞争不充分,网点覆盖率很低,银监会已经初步考虑,按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降低准入门槛,强化监管约束,加大政策支持,尽快使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形成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