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进行半年多,农民们有啥想法?近日,河南省新野县组织27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城郊、沙堰、新甸、上港四个乡镇的十多个村调研新农村建设,倾听农民对建设新农村的意见和心声。
关于农民增收。农民们大多数已经意识到,增加农业收入的关键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城郊乡袁庄村姚玉年家的房子原来在村里是最破旧的,去年他靠大棚种西芹、西葫芦等“洋菜”,5亩地收入4.2万元,近日盖起了新楼房。新甸镇南村郭正杰近两年办养鸡场,辐射带动上百个农户养鸡发财。一些农民说:“俺认为已经看准的门路,心中有数。俺最讨厌上面干预,强迫种这种那。领导为了出政绩,剥夺俺经营自主权的做法,让俺心里难受。”
关于农妇打工。眼下,农民外出务工的,大多是男青年和未婚女青年,农村姑娘若当上了媳妇,计划生育的限制使她们外出打工很不方便。
按规定她们每两个月得给村里寄一张孕检证明,20天内证明寄不到,其家人就可能被罚款。被走访的20多名打工归来的年轻妇女透露,有时为了孕检,在外边人生地不熟的,可能还要跑好几个孕检点(单位),办一张孕检证明甚至占用10多天打工时间。每一年还要回家做一次全面检查。年年探家,把钱都花在了车费上;若不回家,上交给乡计生管理站的千元押金就会泡汤。她们希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替打工妇女呼吁呼吁,减少打工的麻烦。
关于隐形负担。走村串户,农民们称颂最多的是: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购农机具奖励补贴、购优良种子补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对农村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但让农民隐隐作痛的是,乡村干部登门征收水费、畜禽防疫费等,这些是不是合理收费?
关于科技下乡。近年来,为了提高俺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一些地方经常组织专家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我们对此十分欢迎,但也有一些专
关于农村建房。农民建房应该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家底状况。部分乡镇对农民建房实行“统一施工、统一标准”,这对部分农民来说眼下还不合实际。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