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是普遍表示欢迎和拥护的,但对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也有自己的希望和要求。
农民希望新农村建设不要搞大拆大建,不要把新农村建设搞成政绩工程
目前的新农村建设试点都是在政府和工作队强有力推动下进行的。基层尽管知道中央要求不搞大拆大建,但在试点中总要搞出样板来,再加上县级政府又有对试点村建设的政绩考核,从而在有些地方,仍有大拆大建现象发生。特别是有些地方搞自然村撤并规划,迈的步子就更大。如有个行政村50多个自然村庄,合并为一个中心村和10多个基层村,农民感到难以接受。新建的一个中心村,仅土建和上下水政府就花掉200多万元。进入中心村的农民一户建房最少要7至8万元,一般农民户搞不起,也无法进入中心村。我们调查一下,这种做法,只有1/3的农民赞成。而这样的新村,则成为各级政府参观学习的样板,成为干部的政绩工程。
农民希望新农村建设要量力而行,不要过多地集资和摊派,造成新的农民负担
有一个自然村搞旧村改造,仅拆迁和村庄美化,就要农民每人集资几百元,还不包括农户家庭的改水、改厕,建沼气池的费用。另外一个自然旧村整治,政府只拿出很少资金,农民每户则要拿出一定资金,造成了新的农民负担。目前的这些试点村,一旦成为样板在面上推开,农民的负担就会成为一个天文数字上升。中央的新农村建设本意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构建和谐社会,这样一搞,农民就对政府和干部不满意,就成了新的不和谐因素。
农民希望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要搞强迫命令
新农村建设是农民得实惠的一件好事,农民希望下面不要走形式搞花架子。不要提过高的口号,也不要强调几统一、几位一体,或者是一刀切地要进行几清、几改等。各地有各地的情况,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要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自然村撤并上,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习俗。农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故土难离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全椒县、青阳县的做法就很好,他们把新农村建设试点分为旧村改造型、生态农业型、古村落保护型等多种形式,就很受农民的欢迎。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