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农民心声
榆树市延和乡靠劳务输出走上致富路
时间:2009-12-02 11:41:21来源:作者:贝宜可

  2008年,在榆树市东北部的拉林河畔,一个总人口仅3450人的乡,劳务输出人员竟达到1200人,其中在国外打工的人员达450多人。这一年,乡劳务总收入达1200万元之多,占全乡群众总收入的61.5%。这些数字累积在一起,让很多人都瞠目结舌!这里就是长春地区唯一的朝鲜族乡——延和乡。

  延和朝鲜族乡距榆树市区65公里,幅员面积20平方公里,朝鲜族人口占全乡人口的99%。几十年来,延和乡利用自己独特的政策优势、人文优势和资源优势,逐步打造出以水稻种植为基础产业,以精品养殖业为朝阳产业,以跨国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的延和模式,使其经济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近年来,延和乡积极探索发展劳务输出,全方位进行扶持和引导,把劳务经济作为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延和乡经济的突破口,引导群众走出国门去淘金,走向世界挣外汇。同时,为劳务输出牵好线、搭好桥,精心组织,搞好服务,积极帮助出国劳务人员办理出国手续,也成了乡政府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头等大事。目前,延和乡全体工作人员正在积极努力,把工作重点放在争取让输出人员到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上,抓质量促效益,让境外劳务真正成为振兴延和乡经济的新增长点。

  延和乡的普通农民李先生从韩国归来激动地说:我是1996年去的韩国,在一家手机涂料厂打工,我边干边学,现在已经在上海开了一家中韩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年收入70万元。我这次回来一是看看亲友,再想带上几个年轻人到我公司上班,但一看,我们乡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

  为了让劳务输出人员吃上定心丸,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延和乡坚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的政策,强化所有权、明确发包权、稳定承包权,实现了土地使用权的有序流转。

  农民方真顺一家,因为孩子小没有出国打工,但他也有自己的发财道。方真顺承包了村里五个举家出国打工农户的水田,去年一年赚了不少钱。农民金永春家三口人种了近20公顷水稻,承包了3公顷养鱼池,还开了一家饭店,年收入超过30万元。有人幽默地说:有了出国打工和规模种植这两种来钱道,想不发财都不行。

  如今的延和朝鲜族乡里,到处洋溢着团结互助、亲和友善的气氛。劳务输出使这里的农民真正走上了致富路。拉林河畔这颗璀璨的新星,一定会在和谐社会的阳光照耀下,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吉林日报》记者王进)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