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农民心声
“五牙子章”:中国农村民主理财的新模式
时间:2009-12-02 11:42:24来源:作者:过客
    针对农民对农村财务管理不放心而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情况,中国一些地方创立“分权制衡”的“五牙子章”等民主理财模式,改善了干群关系,并有效遏制了基层腐败。 
    “‘五牙子章’因每块形似一颗牙齿而得名,”最早创立“五牙子章”理财模式的宁夏中宁县枣一村负责人郝振华说,一块章被分成5瓣,分别由村民理财小组5个成员保管,每月定期对本村财务收支票据进行审核。
    据介绍,如果村民理财小组的5个成员都同意某项开支,就把5瓣印章用橡皮筋绑在一起,合成一个印章后盖在票据上。若有3个以上不同意,则不能盖章。“只有盖上理财章的票据才能由村委会主任审批报账。”郝振华说。
    “‘五牙子章’的产生并不偶然,”中宁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天鸿说,以前,村级财务制度不健全,各村的财务都是由村委会主任一人审批,还有不少村干部因为经济问题而犯罪,农民对此意见很大。
    “五牙子章”在枣一村的探索取得了成功,一些不该报销的单据被拒之门外,农民群众的权益得到了保障,干群关系紧张的问题也得到明显缓解。”陈天鸿说。
    枣一村村民理财小组成员、村民代表雍学义说,我们必须对村民的每一分钱负责,严格监督村组干部花钱,村民也时常向我们询问村里的财务问题,“五牙子章”彻底将白条挡住了。
    2003年,作为“分权制衡”的成功典型,“五牙子章”在宁夏中宁县各乡镇全面推广开来。中宁县余丁乡永兴村党总支书记郭进先告诉记者,自从实施“五牙子章”理财模式后,村上虽然每年有20多万元的收入,可每一笔钱的用途都是经???村民理财小组审核的,账目清清楚楚,群众再没有因为财务问题告过状。
    陈天鸿说,“五牙子章”理财模式激发了群众参村政、议村事、审村财的热情,培养了农村财务人员规范理财的意识,减少了基层腐败案件的发生,成为村级民主管理的一个具体载体。
    事实上,财务问题一直是农村民主管理的难题,也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村集体财务管理混乱,不仅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也成为滋生腐败现象的“温床”。中国各地农村基层组织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民主理财的探索。
    广东省阳东县和河北省邯郸县的理财模式与“五牙子章”有异曲同工之效。2003年,广东省阳东县开始实行“三笔联签”的理财制度,即每笔开支都要经办人、村委会主任、理财小组签字审核后方能入账;河北省邯郸县兼庄乡则将一枚“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章”一劈三瓣儿,分别由三名村民代表保管。财务报销时,须经理财小组成员逐笔审计、分别盖章,在三章合而为一后,村支书方能签字批准,会计方能记账。
    有社会学家指出,“加强监督”是反腐工作的关键。如果各个部门都能采取类似“三把锁”、“三段章”式的分权制衡办法,形成“缺一把锁开不了门、缺一段章下不了账”的局面,那么,以权谋私、以章谋私的腐败行为就会得到有效遏制。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