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一盼粮食价格再调高。目前,国家对粮农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种粮、买农机具都有补贴。惠农政策到位,提升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种粮农民的收入有所增加,但与种菜农民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通州市刘桥镇刘东校村21组的沈松岩在田头算了一笔账。按目前市场行情,种一亩小麦需复合肥90元、碳铵40元、农药18元、除草剂20元、种子30元、机耕费40元、收割费70元,共计308元。今年他家小麦亩产量约350公斤,按国家最低收购价每百斤83元计算,种一亩小麦毛收入不到600元,这还不算人工工资,而种植蔬菜每亩至少也有2000元的收入。
农民二盼粮食销售更便捷。每到粮食收购季节,常常会出现排长队的现象。徐园村金桥7组的刘友英说,有一年,她为了卖300公斤小麦,仅排队就花了整整2个小时。今年的托市收购与往年一样,将委托收储库点进行收购。刘桥镇刘桥居的范芹华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托市收购付出很多劳动,但我们总觉得设的收购点少了些。这些有收购资质的企业能不能在多设收购站点的同时,像农民经纪人那样上门收购,给以妇女、老人为主的种粮户带来方便。”
农民三盼粮食市场秩序更好。三余镇贡安村的孙育才告诉记者:“去年,我家共收小麦650公斤,粮贩上门的收购价为每公斤1.46元,比国家的最低收购价高出0.02元。表面看可以多卖13元,可是最后结账时,因水分被扣5公斤,因杂质被扣3公斤,过磅时又比我自己称的少3公斤,总算起来,还是没有卖给国家划算。”每到粮食收购季节,总有不少商贩走村入户收购粮食,一些农民图方便、图价格高一些就卖给他们。但粮贩压级压量、乱扣水分是常事。农民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粮食收购市场的管理,让有证的商贩诚信经营,让无证的商贩无机可乘。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