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农民心声
农村“精神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时间:2009-12-07 09:10:00来源:作者:山人
      日前笔者下乡发现这样一件事:在湖南永州市冷水滩区花桥街镇岔路口村,有一对老人经常收到在外地工作儿女的汇款。可是,每次来了汇款单,他们就是不愿去取。孩子经常给寄钱,别人都羡慕得要命,而这对老人却唉声叹气:“光寄钱却见不到人,有什么用!” 
      随着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劳动力转移日益频繁,伴随而来的是传统家庭结构的改变。原来那种家庭成员大都同处一地的生活模式被打破,使一些老年人处于孤单、寂寞、无奈的生活状态中,“精神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一部分老人进城“困养”。通过考学、经商、打工,大量农家子弟变为城里人,不少农民工在城市临时安家或长期落户,许多乡下老年人也随子女进城居住。然而,习惯于农家生活的老人,对城市生活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却严重不适应,整日只能呆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高楼中,就像被“困养”。另一部分老人空巢孤养。如今因儿女不在身边而成为空巢老人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些老人平日里十分孤独,无比思念儿女,心情抑郁苦闷,感觉生活索然无味。还有一部分老人被拆开分养。有道是“秤钩不离秤砣,老头儿不离老婆儿”。而如今,有的儿女为养老“便利、公平”,硬是把老父母生生拆开,你养爹,我养妈,让双亲平白无故忍受精神折磨和分离之苦。 
      当今社会,由于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养老”已经不难,但却又面临着缺少“精神养老”的困境。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除了子女要充分认识并多尽孝外,社会步伐也要跟上,基础工作是扩大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发挥老年协会作用,多组织老人参与集体活动和各项娱乐活动,充实老人的精神生活。其次,老年人要学会自我修正,多考虑子女的难处,以一种豁达开朗、坚强自立的心态对待晚年生活。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