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农民心声
池州市贵池区:田间地头话种粮
时间:2010-01-05 09:47:51来源:中国农副产品网作者:方龙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正是春耕生产的大好时节。  2008年4月23日,贵池区梅龙街道办事处大同村种粮大户张学文正驾驶着农机在犁田。听说有记者来采访,这位朴实的村民停下手中的机器,攀上机耕路,还来不及换下溅满泥水的衣服就急忙对记者说:“虽然我们只种单季晚稻,但为了保证产量,还是要早些做点准备,像翻翻田、准备点农家肥什么的。”  对于国家今年的粮食补贴政策,张学文不太知道详情,但大致的情况还是听说过。当记者拿出刊有《省委、省政府致全省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文章的报纸,并告诉他具体的惠农措施时,看得出他早已有心理准备,不过脸上还是抑制不住地流露出了喜悦之情。他告诉记者:“这几年国家对我们农民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各种补贴都能及时拿到手,今年光农资综合直补和晚稻良种补贴这两样就给我们每亩田净增加收入30多元,加上水田承包金的降低,今年的收成肯定会比去年好许多!”  去年收支基本持平  大同人勤劳、耐吃苦,有种粮传统。目前全村已有100多户农民分布在全省各地承包水田种粮,承包面积都在百亩以上。张勋友、张学文、方平和丁来顺便是其中的几位。  “我们包田种粮靠的就是年成和价格。前几年情况特别好,亩产量大都在600多公斤以上,化肥、农药也不太贵,大户们每年的纯收入都在两三万块吧。不过去年气候条件不好,亩产量偏低,后来价格卖得也不是很理想,所以好多大户勉强也就保个本。”  他们给记者大概的算了一笔账:去年因为收成差,亩均产量约500公斤,大概能卖个800多元钱。除去每亩田的成本:承包金大约400元,化肥和农药加起来将近300元,栽秧和收割的小工工资分别要60元和50元。“小的开支就不细算了,这几样下来你再看看,赚头几乎就没有了。好在去年国家的各项补贴加起来每亩大概有50多元,大户们少的也能补个五六千的,所以,大家虽然很辛苦,但承包种粮的积极性仍然不减。”方平说。  今年要好好干一把  去年收成的下降,同时也给大户们带来了一个实惠,那就是承包金的降低。几位粮农告诉记者,因为参加竞标的人数比去年减少,种田承包金平均每亩比去年要降低100元。所以他们几位也都比去年多承包了几十亩。张学文、丁来顺在本村分别承包了150亩和180亩,方平则在本区殷汇镇承包了130多亩。  “农资综合直补40元、晚稻良种补贴15元、大户补贴20元,180亩田总共应该是一万三千多元,这么多补贴资金摆在那儿,那可是铁定的收入啊!再加上最低收购价也比去年有所提高,我们的心算是放下啦,今年种粮肯定有利可图,我们可要好好地大干一把了!”憨厚、直率的张勋友信心十足地表示。  希望农资价格稳定  不过,农资价格的上涨却让粮农们在兴奋之余不免有些担心。丁来顺说:“看着最近一段时间农资价格飞一样地猛涨,我的心里还真有点发毛。原来70元钱一袋的尿素不到几天时间就要100元才能拿得走了,复合肥更是从去年底的一袋110元已经涨到了现在的200元。要不是国家今年再一次大幅提高对粮农的补贴,我们种粮户的心还真不踏实呢。”  “希望政府再适当控制一下农资市场,尽快刹住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资的涨价。”这是几位种粮户的共同想法,他们希望能有一个价格稳定、合理的农资市场做后盾。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