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农民心声
维权、普法、接访——1865个检察工作点服务基层
时间:2011-07-18 11:26:46来源:作者:

   维权、普法、接访 1865个检察工作点服务基层

  10名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省检察院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近日来到新津县检察院驻花源镇和驻兴义镇检察工作点,视察新津县检察工作点开展工作的情况。

  2009年3月以来,我省检察机关深入乡镇(街道)、地震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设立了1865个检察工作点,受理举报控告申诉2842件,接待群 众 来 访 11051人(次),收集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722件,开展法制宣传3721次,提供法律咨询8771次。

  本报记者 严芳

  帮20余名农民工讨回欠薪

  近日,在新津县检察院驻兴义镇检察工作点的积极协调下,20多位农民工终于拿到了工资。张南根是兴义镇波尔村村民、工程承包商。3月31日,驻点干警王红艳接到他打来的求助电话,称他承包修建的某村民自建房已经完工数日,但甲方拖欠工程剩余款6万余元,使他无法支付20余名同村村民的工资。

  去年9月,王红艳在波尔村宣传检察工作点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张南根抱着试一下的想法拨通了王红艳的电话。接到电话后,王红艳立即与民事行政科同事联系,启动了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

  民事行政科检察官详细阅读了张南根提供的《工程承包协议》后,认为“甲方虽有拖欠行为,但其前期表现并没有逃避支付的主观故意,双方又是邻里关系,不宜采用诉讼方式,建议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4月6日,王红艳再次来到波尔村,针对《工程承包协议》中对张某某不利的条款逐一解释,并对今后签订类似合同应注意的问题提醒村民。“没想到拖欠的工程款一个星期后就发到了村民手上”,张南根感激不已。

  驻点干警变身法律服务人

  “让老百姓像熟悉110一样熟悉检察机关举报电话12309”,新津县13个检察工作点6名驻点干警每个星期都要到承包的乡镇走村串户。检察工作点刚开始建立时,许多村民并不信任来到村里的检察官,于是王红艳大热天提着西瓜到村民家摆龙门阵。后来,乡亲们亲切地称她“燕子”。

  王红艳和另一名驻点干警王爱平发现,来访者的诉求主要集中在家庭成员纠纷、赡养纠纷、产权纠纷、人身伤害赔偿纠纷等方面,不管是否属于检察机关管辖,老百姓来到检察工作点一定有事相求。驻点干警耐心向来访者讲解婚姻法、继承法、人身损害赔偿条例等,由被动咨询转变为主动释法,做起了法律服务人。

  在接访过程中,驻点干警发现许多群众对印满检察工作点的职能、举报热线等信息的宣传资料并没有耐心看下去,“为何不用漫画?配上几句话,乡亲们一看就知道检察工作点是为人民服务的。”于是每个驻点检察官都有了卡通形象。“遇上当地赶集的时候,我们会带上卡通宣传画,找人流量集中的茶馆,把驻点干警的电话留给村民。”

  将检察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

  检察工作点的主要职责有6点:接受举报、控告、申诉和处理信访问题;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制宣传;协助地方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协助开展恢复性司法和社区矫正活动;收集群众对检察院的意见和建议。

  “检察工作点填补了乡村检察工作缺位的空白,同时有助于提升检察机关自身的监督能力和水平。”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朱晚林介绍,检察工作点是设在基层的综合工作平台,有助于将检察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个工作点都由基层院派出2名固定检察干警,并在当地聘请联络员和信息员。

  省残疾人服务中心主任、省政协委员杨晓虎说,检察工作点驻点干警为老百姓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使检察机关的‘检调对接’工作融入到当地‘大调解’工作体系中,推动了社会管理法治化进程。”

  作者:严芳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