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县西村乡洼村由10年前的“穷村”、“乱村”变为现在的先进村,年人均纯收入由10年前不足700元增加到现在的3900元。
是什么原因让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说:“这一切都离不开俺赵支书!”
针对群众文化素质低、致富门路不广的情况,赵小碾利用农民学校的文化优势,主动与县、乡的实用技术人员联系,聘请他们到村讲课,讲述内容涉及林果种植、中药材种植、饲养技术等,先后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13期,参加群众达420人次,并免费开放图书阅览室,为群众提供自学机会,让大家依靠科技来致富。
当地煤矿关闭后,闲散劳力急剧增加,不仅使个别家庭在生活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某种程度上也极容易形成不安定因素。如何才能让村民们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经济效益?赵小碾作出了在庙掌和杨掌规划饲养区决定,安置了十几家肉鸡和蛋鸡饲养场,缓解了闲散劳力过剩的矛盾,并且使部分村民通过养鸡走上了致富路。
洼村的吃水问题是近年来村民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原来的老管道已有20多年,大部分已老化,导致部分村民吃水难。针对这一问题,赵小碾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彻底改造老管道,让全村的百姓都能吃到放心水。
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该村累计投资650余万元,为村民们解决了吃水、行路、用电、上学、就医这五大难题。
从该村举办首届农民篮球邀请赛、大型象棋比赛,到组织村民参加全民健身,这一切都离不开赵小碾的良苦用心。也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村民由赌桌走向书桌、由酒场走向球场,干群之间、村民之间的矛盾化解了,全村上下呈现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人物感言 3800多天的艰辛跋涉,我只为能架起一座取信于民的桥梁。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