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笔者在全省水稻大县——庐江县农村走访发现,不少农户的稻谷,只能堆放家中或“含泪甩卖”给粮贩子。那么,庐江今年农民卖粮为何“卖得不顺心”?
近年来庐江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今年种植双季稻66.57万亩,总产量达29.9万吨,比去年增长4.2%。面对今年高于国家粮食最低护收购价的市场粮价,喜获丰收的种粮农户本应心里暖洋洋的,缘何反而卖得不顺心呢?同大镇新河村种粮大户朱世华,望着屋里屋外新收的250吨稻谷,一脸无奈地道出难处:“目前国有粮站不收购,小贩又死压价,种田成本越来越大,卖不上好价划不来。”据了解,除朱世华外,全县30亩以上的200多个种粮大户也是愁容满面。陈性福在盛桥镇神墩村承包了100亩田,眼愁着堆在打谷场上的45吨稻谷,茶饭不香。他说:“再等等看,粮站再不收,也只能低价甩卖给粮贩子了。”
那么,粮站为何不收粮呢?据了解,庐江11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因负债率过高,已被庐江农发行停止贷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头没有钱,只有望“粮”兴叹。而庐江农发行也有苦衷:近年来,该县这11家国有粮食企业亏损严重,政策性亏损已由国家“埋单”,但是经营性亏损的2.7个亿,只能停息挂账。因此,只有等国有粮食企业改制成功后农发行才能启动贷款发放。
相比之下,该县万乐米业、双福粮油等11家民营龙头粮食企业经营状况和信誉等级好得多,与中央储备粮庐江直属库一起获得了农发行将近3亿元的贷款,收购资金得到了保证,但是受到整个粮食市场低价位的冲击,这些手中有钱的民营企业也在观望等待。此外,全县现有的12家收购网点分布也不合理,售粮运粮费时费力,农民不愿舍近求远去卖粮。
除了上述原因外,农民稻谷的质量不达标也是导致卖粮不顺的因素之一。笔者在位于万山镇的中央储备粮庐江直属库收购现场看到,因质量不合格,每天都有不少农户的稻谷被拒之门外。粮库工作人员解释说,国家储备库收购稻谷要符合中等质量标准,但今年多数农户的稻谷是雨后收获的,水分太高,同时没及时晾晒,部分已霉变且杂质偏多,秕谷多,按规定不能收。
庐江县农委有关人员说:不少农户稻谷卖不出价甚至卖不掉,听了很不是滋味。他表示,今秋粮食贬值,会对来年全县的双季稻种植产生重要影响。一部分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可能改种一季稻,从而降低全县粮食的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当前一件紧迫的任务。笔者希望,各级政府应审时度势,关心农民,关注民生,为农民卖粮难出谋划策,不要让农民对土地失去希望。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