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学术园地
优质饲草——莪菜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时间:2009-10-23 15:55:49来源:作者:
莪菜是菊科莴苣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营养丰富,粗蛋白质含量比苏丹草高35%~40%。莪菜的主要利用部分为嫩叶,含碳水化合物多,适口性好,利用率几乎达100%,堪称畜、禽和鱼类的上乘青绿饲料。尤其是在养鱼生产上,莪菜是黑麦草断季与苏丹草旺季之间相衔接的最佳接茬青饲料,既是草食性鱼类的“搭桥料”,又是培育草、鳊鱼种的“当家粮”。

一、栽培特点

莪菜是适应性强的长日照高产作物,既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又抗热耐寒,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也不严格,但在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或偏沙性土壤种植产量更高。再生能力强,耐收割,每年可收割7~8次。管理简单,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一般条件下每667平方米产量为4000千克左右,高的可达5000千克以上。

二、播种技术

莪菜可以直播也可移栽,生产中多以直播为主。一般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时即可播种,南方适宜播种期在清明节前后。因莪菜种子细小,幼苗的子叶小而薄,所以播种时要精细平整土地,并施足以有机肥为主的底肥。直播以条播为好,因其方便田间管理和收割,在同等条件下较点播和撒播产量高。条播:播种沟宽约15厘米、深2~3厘米,行距25厘米左右。点播:株、行距一般为20厘米×25厘米。无论哪种播种方式,都要先将种子拌入混合了钙镁磷肥的灶灰或细土中,再均匀播入,播后除撒播需适当用细碎肥土盖种外,条播、点播不必盖种,一般每667平方米用种0.5千克左右。在土壤湿润、气温正常的情况下,7天左右幼苗即可破土而出。

三、收割管理

莪菜生长迅速,再生能力强,对肥料需求量大。为增加收割次数,提高鲜草产量,除在播种时施足基肥外,幼苗期还要结合中耕、松土、除草追施1次以人畜粪水为主的肥料,促进幼苗早生快发,缩短收割周期。莪菜的生长旺盛期为4~7月,5月初当莪菜长至40厘米左右时,便可第1次收割。收割时留茬3厘米左右,以后每隔20天左右可再次收割。每次收割后要随即中耕、追肥1次,一般每667平方米用尿素5~8千克加入畜粪水150千克兑水稀释后浇施。莪菜生长期主要虫害为蚜虫,防治一般选晴天的下午施药,每667平方米可用25%灭幼脲3号胶悬剂1000倍液,或50%抗蚜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50~60千克喷雾。但要注意:收割前10天要停止施药。

四、留种方法

留种要选择肥力中上的地块,并掌握好停止收割的时间。留种地一般在7月下旬(即收割4~5次后)停止收割,并追施1次以磷、钾为主的肥料,促使植株健壮生长,争取秆粗枝多,为花芽分化和多结子打下基础。由于莪菜具有开花时间长、种子成熟时间不一致的特点,后期要注意防止提早成熟的子粒自然掉落,做好随熟随收工作,争取种子高产丰收。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