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学术园地
农田种草养畜技术
时间:2009-10-23 15:56:15来源:作者:


农田种植优质牧草是利用农闲田调整“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拓展生产空间,发展高效农业尤其是养殖业的重要途径。种植优质牧草养殖牛、羊、鹅、兔等,使牧草转换成高附加值的畜产品,既缓解了粮畜矛盾,又促进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当前,在云南各地主要种植的冷季型一年生温带牧草有特高多花黑麦草、籽粒苋、苕子、大麦等,多年生牧草有黑麦草、紫花苜蓿、红三叶、白三叶等。

一、选地和整地

种植牧草要选择地势平坦,且水肥条件较好的农闲田,既要有利于排涝积水,又要利于灌溉抗旱。整地要精细,做到地平土碎,并以农家肥为主,施足底肥。

二、种植模式

各地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种植模式,如稻一草一稻轮作、稻一草一麦轮作、果园间作以及“四边地”即田边、沟塘边、路边、地边种草。

三、播种

一般为农作物收获后播种牧草,在农作物播种前收完牧草。草种组合有单播和混播。种子在播前应清选除杂,坚壳种还要软化处理,豆科草种需接种根瘤菌(目前市场销售种多数为已处理过的包衣种)。播种方式分撒播、条播和点播(即穴播),按照单播、混播选择不同的用种量。豆种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时按4∶6的比例,一般播种量按1~1.5公斤,播深1~2厘米,播完后要镇压,使土壤与种子紧密结合。稻底(间)寄种是在收稻前15~20天将草种浸泡催芽后,掺上细砂按1.5公斤/亩直接进行撒播,其好处是可提早播种,延长生长期,节约劳动力,但为避免稻茬影响牧草的生长和收割,收稻时应尽量低割。

四、田间管理

牧草通常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充足的水肥能大大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播种前需施足基肥,出苗后在三叶期和分蘖期各追肥一次,每次施10公斤/亩的复合肥或尿素,每次收割后再追施15公斤/亩的复合肥或尿素,并及时灌溉,促进牧草再生。同时,要及时排除积水,防止因水淹导致烂根。

五、收割

适时收割是确保获得高产优质牧草的关键。多次性收割的牧草根据品种特性和长势情况,在植株长到30厘米以上时适时收割;一次性收割的牧草通常在盛花期收割。收割时间过晚牧草营养价值会降低,再生力弱,如黑麦草以每隔20~30天、高度达40厘米左右时收割一次,留茬高度以5厘米左右为宜。

六、饲喂方式

直接饲喂:收割后的青草可以直接饲喂牛、羊、猪、鹅、兔、鸭,饲喂量因畜禽种类而定。用不完的青草可在盛花期到结籽期收割,适时青贮或氨化贮存。

打浆饲喂:对青绿多汁牧草可在清洗、粉碎、打浆后直接饲喂各种动物,还可发酵后利用。
青贮饲喂豆科牧草与其它禾本科牧草或农作物秸秆混合青贮,作为牛、羊、猪的青粗贮备饲料利用,收割青贮原料豆科牧草为初花期至盛花期,禾本科牧草为抽穗期。

氨化饲喂:对粗纤维含量较高的牧草(包括豆科牧草)可进行氨化处理后利用,并可适当添加蛋白氮饲料如尿素、某些铵盐等,以供动物瘤肾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的氮源,起到补充蛋白质的作用。需注意的是,氨化牧草只能饲喂牛羊等反刍动物。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